社交网站(SNS)研究

来源 :安徽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ulu666112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几年,SNS已经成为全球的网络热点,对于它的追捧一发而不可收拾。社交网站(SNS)是一种具有Web2.0特性的虚拟的社交工具和平台。其实,最早的社交网络应用是从电子邮件开始的。随后基于网络的传播和交往的不断发展,各种相关的网络服务也相应而出,最终形成了今日的SNS。  从网络架构来看,SNS具有丰富而多样化的功能特性。从传播特征来看,SNS具有互动性强、去中心化、开放封闭并存以及同步异步传播等四个主要传播特征。除此之外,还具有多媒体传播、延展性传播等传播特征。用户可以对更加丰富的微内容进行在线生产和管理。每个用户都成为传播内容的编辑者和内容接收的筛选者。在传受的双向过程中,网站赋予了用户更大的把关权利。  SNS网民正在快速增长着,用户使用动机各不相同,但主要是为了满足网络社交的需求,并且期望得到别人的尊重。有时候用户会在使用某些功能的时候期望从对方得到回报,从而构成相应的虚拟的社会交换。作为社会前台的网络延伸,用户通过对线下的真实关系网络的线上管理和维护,加强了自我的印象管理。当然在这其中所体现出的娱乐至上的倾向也不得不引起人们的注意。  任何一个商业组织都是以逐利为首要目标的,SNS作为一种商业网络应用,首先面对的就是生存问题。通过对SNS商业运营模式的基本分析,并基于之前对SNS传播特性、内容特征、用户动机等的研究,本文发现在实名互动下的数据库营销更具实用价值;基于去中心化等特征的SNS网络文章等微内容在网络广告上的价值也会被人重新认识;丰富功能下互动娱乐传播的商业价值的转化速度将会加快;线下商业活动在SNS的现实影响力下也会有更为深入和广泛的应用。  但是,商业的逐利性使SNS不能保证用户及社会的诸多权利和利益。由此产生的个人与群体隐私风险,内容泛滥、同质化,过度的娱乐性等社会问题将会隐现;竞争压力、盈利困境存在的现实也依然会困扰SNS。  美国白宫官网已经落户Facebook、Twitter、Myspace等社交网站,可见SNS在日后发展的潜力和可能出现的重要地位。虽然有较小篇幅的研究论文和个案分析,但国内学界目前还未对SNS及社交网络这一新兴事物进行系统、全面的分析与阐述。本文并不奢望对SNS行业提供一个具体的商业计划式的解决型论文,而是通过对大量的社交网站的体验应用,深度访谈,在分析探讨SNS传播特征、内容特征、用户动机等特性的基础上,寻找由此可能产生的商业价值趋势。最后总结归纳出SNS可能带给个人及社会的一些问题,做一个探索性的研究,希望能够给后来的研究者以启示。
其他文献
佛教是世界三大创生性宗教之一,自汉代传入中国以来,佛教文化与儒家、道家文化一起构成了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两千多年来一直影响着国人的思想、观念及行为。人间佛教将
全媒体时代民众参与社会公共事物,接触政治沟通的渠道越来越多元和便捷,其中网络媒体通过互联网媒介展现了网络问政的双向政治传播行为,有力的推动了社会民主化进程,而在这方
随着社会的发展与进步,社区基层管理的重要性尤为凸显.针对目前社区存在问题,提出将社区各要素看做一个有机整体,并针对其发挥的效能形象化为各个身体的组成部分,提出社区营
自2004年至2012年以来,中央一号文件连续九年发布以“三农”为主题的文件,对发展农业生产、改善农村风貌、提高农民收入做出详细部署,然而中国的乡村在急速“城镇化”过程中,
本文以“社会转型期的新闻寻租现象研究”为题,主要论述了新闻寻租现象产生的原因和历史变迁,并且通过分析新闻寻租现象对社会的危害来寻找规范这种行为的方法。   第一章
集体记忆是一个群体产生高度的认同感并形成凝聚力的重要原因,它是一个立足当下对过去建构的过程,而媒介在建构集体记忆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随着传播媒介技术的发展,媒介
城市的发展建设关系到人们的日常生活和国家未来经济的发展,因此在对城市进行建设的时候,需要合理的考虑多方面的影响,更好的发挥出城市的重要作用.通过最近十几年城市的发展
以往在城市建设与发展过程中对水资源的浪费非常严重,导致了如今水资源紧缺的现状.后来,人们逐渐认识到了节约和保护水资源的重要性,从而提出了海绵城市理念.但目前我国在海
为了研究城市综合开发领域PPP模式的适用性与创新路径,通过对笔者中交多年工作经验.在理论结合实际的前提下展开相关探讨.为同行提供建设性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