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燕麦(Avena sativa.L.)为禾本科燕麦属,是一种富含蛋白质、不饱和脂肪酸、维生素及矿物质的全价营养谷物,具有降血脂、辅助降血糖、治疗便秘、保护心血管等功效,是一种很好的功能性食品。目前国内外对于燕麦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燕麦β-葡聚糖上,而对于燕麦皂苷等活性成分的研究相对较少。而皂苷本身所具有的良好的防治心血管疾病的功效及抗肿瘤等生理功能使其在天然产物的研究中有着重要的地位。因此,综合前人的研究结果,本文对于燕麦中的皂苷类成分进行了研究。用80%的乙醇提取,经AB-8大孔树脂、MCI、ODS等柱层析分离,得到三个燕麦皂苷单体。经NMR技术进行结构鉴定,发现三个燕麦皂苷均为纽替皂苷化合物,其结构分别为燕麦皂苷A:3-O-{[鼠李糖(1-4)][葡萄糖(l-2)]-葡萄糖}26-O-葡萄糖-呋甾烷-5-烯(25S)环氧,26-二醇;燕麦皂苷B:3-O-{[鼠李糖(1-4)][(葡萄糖(l-3)-葡萄糖(1-2)]-葡萄糖}-26-O-葡萄糖-呋甾烷-5-烯(25S)环氧,26-二醇;燕麦皂苷C:3-O-{[鼠李糖(1-4)]-葡萄糖}26-O-葡萄糖-呋甾烷-5-烯(25S)环氧,26-二醇。其中燕麦皂苷C为首次从禾本科植物中分得。建立了燕麦皂苷的HPLC定量检测方法,其色谱条件为:Hypersil ODS C18柱(4.6×100mm,5μm),柱温30°C,检测波长206nm,洗脱条件为0-5min:乙腈:水=20:80(V/V);5-10min:乙腈:水=30:70(V/V);10-15min:乙腈:水=50:50;15-16min:乙腈:水=30:70;16-20min:乙腈:水=20:80。此方法具有良好的的稳定性、精密度及重复性,且对于对于燕麦中的皂苷分离效果较好。在此条件下对燕麦中皂苷含量进行测定,测得燕麦中总皂苷干物质含量为0.080%,皂苷A、B、C含量分别为0.040%、0.023%、0.018%,其中皂苷A的含量最高,约为总皂苷含量的50%。通过单因素实验及3因素4水平的正交实验对燕麦皂苷的提取工艺进行了研究,确定最佳提取条件为90%乙醇作为提取溶剂,提取温度为60°C,提取时间为4.5h,料液比为1:12。在此条件下对燕麦皂苷进行提取,提取率可达89.1%,得率为0.071%。利用MTT法检测燕麦中不同组分的体外抗肿瘤活性,结果显示燕麦总皂苷对乳腺癌细胞MCF-7及人宫颈癌细胞Hela细胞株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三种燕麦皂苷对两种细胞株均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且呈浓度依赖关系。其中燕麦皂苷A对于两种肿瘤细胞的抑制作用最强,其对乳腺癌细胞MCF-7和人宫颈癌细胞Hela的IC50值分别为59.10μg/mL和41.73μg/mL,燕麦皂苷B对乳腺癌细胞MCF-7和人宫颈癌细胞Hela的IC50值分别为76.32μg/mL和50.76μg/mL,燕麦皂苷C对乳腺癌细胞MCF-7和人宫颈癌细胞Hela的IC50值分别为87.18μg/mL,54.27μg/mL。而燕麦总黄酮、燕麦β-葡聚糖等其他组分均未表现出抗肿瘤活性。燕麦总皂苷在体外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枯草芽孢杆菌、大肠杆菌及白色念珠菌有明显的抑制作用,而对沙门氏菌、志贺氏菌、铜绿芽孢杆菌、黄曲霉菌、红色毛癣菌和黑曲霉菌没有抑制作用。其中,燕麦皂苷A相对于燕麦皂苷B和C表现出更强的抑菌活性。燕麦皂苷A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枯草芽孢杆菌的最小抑菌浓度为3.2mg/mL,对大肠杆菌和白色念珠菌的最小抑菌浓度均为6.4mg/mL;燕麦皂苷B和燕麦皂苷C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枯草芽孢杆菌、大肠杆菌和白色念珠菌的最小抑菌浓度都是6.4mg/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