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树菇遗传转化体系构建及木质素分解酶Lac基因家族功能分析

来源 :西南林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uyunlong08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以食药用真菌茶树菇(Agrocybe aegerita)为研究材料,建立稳定的遗传转化体系,筛选出高效适宜的启动子,构建高效表达的通用载体;通过对茶树菇全基因组测序并进行序列比对,通过PCR扩增得到相应的9种漆酶基因,以PEG介导的原生质体遗传转化手段将漆酶片段转入高表达载体得到漆酶高表达转化子;通过q RT-PCR技术测得各转化子漆酶表达量,液体培养得到其粗酶液,采用分光光度法测其酶活以及在不同生理生化条件下的漆酶活性,为茶树菇的营养生理及遗传研究奠定基础。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构建了茶树菇的遗传转化体系:以茶树菇原生质体为受体、潮霉素抗性基因(hph)作为筛选标记,以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基因(egfp)为报告基因,应用PEG介导法构建了茶树菇遗传转化体系。结果表明,150μg/m L潮霉素可以完全抑制茶树菇的生长。30℃下用2%裂解酶液酶解菌丝3 h,原生质体得率最高。通过PEG介导将DNA片段转化入茶树菇原生质体后,获得的转化子经潮霉素筛选、PCR验证和荧光显微镜观察,证明外源基因hph和egfp已成功转入茶树菇中并获得稳定表达。(2)高效表达体系的建立:克隆actin、gpd和Pumgpd不同长度5个启动子片段,替换原有的启动子,对靶标基因的表达量进行分析。依据actin基因启动子构建的载体p Aa-actin-1和p Aa-actin-2获得转化子中,靶标基因表达量为对照3倍以上转化子数量分别为50%和33.33%,最高表达量分别为对照的10.45和6.23倍;携带p Aa-gpd-1、p Aa-gpd-2和p Aa-Pumgpd启动子的载体获得的转化子中,表达量为对照3倍以上的数量分别为0、28.57%和25%,最高表达量分别为对照的2.93、7.75和4.31倍。actin启动子获得高表达转化子得率较gpd和Pumgpd启动子片段高,适用于茶树菇转化体系构建。(3)YSG菌株漆酶基因家族的序列特征及过量表达转化子的酶活性分析:通过基因组注释信息及序列分析,共得到9个漆酶基因。克隆全长后连接到高效表达载体。通过q RT-PCR测定各漆酶转化子的表达量后,分别挑选高效表达转化子,以2,2’-联氮-双(3-乙基苯并噻唑啉-6-磺酸)二胺盐(简称ABTS)、愈创木酚、2,6-二甲氧基苯酚为底物,比较9种漆酶过量表达菌株漆酶活性,以Cu2+、K+、Na+、Mn2+、Ca2+、Fe2+、Fe3+、Mg2+、Zn2+为底物,研究9种金属离子对漆酶活性的影响,以2.8、3.3、3.8、4.3、4.8、5.3、5.8不同p H环境探究p H对茶树菇9种漆酶过表达转化子漆酶活性的影响,探究不同浓度漆酶酶活抑制剂EDTA对茶树菇9种漆酶过表达转化子漆酶活性的影响。结果发现,茶树菇内漆酶可能为酸性蛋白酶类,酶促反应的最适底物是ABTS;Cu2+对漆酶酶活有着促进作用,除K+、Zn2+、Na+对个别漆酶基因酶活有着促进作用外,其他金属离子对漆酶酶活均为抑制作用,探讨了不同底物与不同金属离子对漆酶催化反应的影响。(4)漆酶基因家族基因过量表达菌株对基质和生长发育的影响:与野生菌株YSG相比,漆酶基因过表达转化子出菇较早。
其他文献
<正>【裁判要旨】从保护交易安全的角度分析,取得预售许可证表明房企已经可以公开销售房屋,购房人有理由相信抵押权人已经同意转让抵押物,且其所交付的购房款已经用于提前清偿抵押权所担保的债务。从交易成本支出和交易风险分配的角度分析,抵押权人更有能力控制房企的销售行为,且其实施各种控制行为的成本更为低廉、效果更为直接,故将房企违约(私自收取售房款)的风险分配给抵押权人更符合公平原则。
期刊
嗅觉作为昆虫感知环境的一种远距离感觉系统,参与定位、求偶、繁殖、避敌等多种行为,其中气味结合蛋白(odorant-binding protein,OBPs)和化学感受蛋白(Chemosensory protein,CSPs)与气味分子结合,是昆虫嗅觉感知功能的第一步。榕小蜂是一类依赖榕树(Ficus spp.)榕果繁殖的专性寄生蜂,通常利用榕果产生的特异性气味构建榕蜂繁殖共生体,而最为特殊是以“专
学位
重金属污染由于具有持久性、不可降解性和生物蓄积性等特点,因此其潜在毒性会对生态环境中包括人类在内的生命形式构成重大威胁。即使环境介质中的重金属含量较低,但其仍可对人体构成暴露风险,造成公共健康问题,因而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在实际环境中,重金属在环境介质中往往是多种共存的,多种重金属的毒性能够产生联合作用。因此,针对单种重金属的研究可能不够全面。已有研究显示重金属镉(Cd)和铜(Cu)常在包括食物
学位
云南松(Pinus yunnanensis)作为我国西南地区的典型代表树种,在其分布区的森林和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然而,云南松苗期生长缓慢,进而影响造林成效,如何加速苗期生长是云南松产业急需解决的问题之一。氮磷作为物生长的必需营养元素和生态系统的重要限制元素,对其开展苗木促成培育应用较多。目前关于云南松苗木氮磷添加的研究多集中在生长评价方面,缺乏系统的研究。鉴于以上情况,本研究以
学位
化石燃料与化学N肥大量施用引起的N沉降现象已成为不容忽视的全球变化问题之一,森林土壤作为森林生态系统的主要C库、N库,约将N沉降中2/3固定在土壤有机质中。在森林土壤研究中,土壤呼吸和土壤酶活性从宏观和微观两个方面,反映着土壤中生物学过程的强弱和反应速度。为研究不同森林类型中模拟N沉降对土壤呼吸和土壤酶活性的影响,以滇中磨盘山典型森林常绿阔叶(Evergreen broad-leaf)林、高山栎(
学位
期刊
木材具有强重比高、易加工、再生周期短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人类生产和生活中。然而,木材组分中亲水性羟基的存在使木材具有极强的吸水性,造成了尺寸稳定性差、易受微生物破坏、干缩湿胀等弊端,缩短和降低了木材的使用寿命及性能。将超疏水改性技术应用于木材功能性改良中,实现木材表面的超疏水化,将能显著延长木材的使用寿命。本研究将酚醛(PF)树脂胶粘剂的合成和纳米氧化亚铜(Cu2O)的制备在同一反应体系中同时进行
学位
马尾松人工林作为长江上游地山丘陵区的主要造林树种,长时间的单一纯林经营已经引起了土壤肥力下降,森林生态功能下降等生态问题,严重影响了森林的可持续发展。本研究选取宜宾地区7个不同面积尺度的马尾松人工林油樟斑块为研究对象,采用土壤化学分析的方法,测定不同面积林窗斑块中土壤团聚体有机碳,可溶性有机碳,易氧化有机碳,微生物量碳,铵态氮和硝态氮含量,同时在野外采集土壤动物,并用干漏斗分离法对土壤动物进行分离
学位
本研究以云南省镇沅县千家寨自然保护区内4个不同海拔梯度(A1:2050m、A2:2200 m、A3:2350 m、A4:2500 m)野生古茶树群体(大理茶种)为研究对象,对其叶片生理指标、叶片解剖结构、碳(C)、氮(N)、磷(P)含量及其计量比和遗传特征进行比较,探究海拔对野生古茶树叶片生理特性、叶片形态解剖结构和化学组分计量特征以及遗传多样性的影响,进而探讨植物对环境变化的响应与适应,可为野生
学位
近年来,高脂日粮因性价比高、来源广泛、促生长明显而被水产养殖者广泛采用。然而,高脂日粮在节约蛋白、降低成本和加快生长的同时,也带来了脂质代谢紊乱、内质网应激等潜在副作用,威胁着鱼类养殖业。团头鲂是我国著名的淡水养殖品种,随着水产养殖业的快速发展,其养殖量逐年递增,2016年的世界产量已经达到826,178吨。由于团头鲂比其他硬骨鱼拥有更小的肝体比,所以更容易被高脂诱发肝脏脂质代谢紊乱。故此,在本研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