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图像到绘画——里希特绘画艺术的再创造

来源 :西北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uyanan5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格哈德·里希特以其独特的艺术视角创造出时代绘画的新类型—照片绘画。本文立足于里希特个人成长经历和在不同年代下他的艺术风格所展现的不同类型,以强权国家下的无忧童年、战乱纷争下的灰色少年、时代洪流中的出色青年为线索,将生活与艺术进行交错式的诠释,探析照片与艺术在里希特个人创作中的逻辑关联。以艺术思潮的原初体现、艺术观念的本初反映以及艺术观念所体现的旋律变奏为重点,继而以当代中国画家画风的转变为切入点,剖析里希特绘画对中国当代艺术的影响,将在中国背景下时代化和本土化了的照片绘画定格于世界文化艺术的长廊。这种中国化的照片绘画摒弃了盲目模仿和崇拜,不再停留于艺术创作的表面,而是将内在的艺术内涵和情感表现作为创作的真正关注点,一种新的艺术视觉和艺术方法就这样油然而生,这给中国当代艺术带来了焕然一新的生命力。
其他文献
艺术是艺术家以自己对社会生活的独特精神感受创作完成的,但是,艺术的意义却并不限于艺术家个人,从一开始就受到社会的影响并反映出社会的特性。艺术与社会最紧密的联系来自人对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类在对物质的需求上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人们开始注重精神层面的心理满足,情感化的经济时代正在悄然来临。在美国《哈佛商业评论》中指出
期刊
本人音乐会主题设定为《“媛远流长”——袁庆媛硕士毕业音乐会》,整场音乐会分上下两场,整场音乐会共设十二首作品,分别设计两部分内容即:外国作品与中国作品,其中中国作品包括:古
学位
绘画艺术史的发展,正如黑格尔哲学循环论提出的关于人类历史呈现出螺旋式的发展状态一样,当钟摆运行到一方的极限即将结束的时候,那么向相反一极的运动必将到来。历史的发展是一
设计是人类所独有的创造性行为。随着社会的发展、科技的进步,现代设计已经从纯粹的视觉范畴转向多元化信息领域。除了眼睛可以看到的设计,还有许多眼睛看不到的设计,而这些
期刊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