毫火针针刺结筋病灶点治疗肩周炎疗效观察

来源 :广州中医药大学 | 被引量 : 13次 | 上传用户:ouy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通过与常规针刺治疗为对照组的比较,观察“毫火针针刺结筋病灶点为主”治疗肩周炎的总临床疗效,以及毫火针针刺结筋病灶点与常规针刺两种不同的疗法在不同时段的疗效指标的变化,初步探讨毫火针针刺结筋病灶点为主这种特色疗法在治疗肩周炎中的临床有效性和时效性,以及火针针刺结筋病灶点疗法治疗肩周炎的可能作用机理,说明“毫火针针刺结筋病灶点”治疗肩关节周围炎的临床价值及推广意义,为今后临床选择更有效的肩周炎治疗方法提供循证医学依据。方法:本研究课题病例主要是来自广东省中医院、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在2014年12月至2015年12月期间到门诊就诊的病人,根据本研究的病例选择标准纳入60例研究病例,将合格病例按照随机分配原则平均分配至治疗组(毫火针针刺结筋病灶点组)与对照组(常规针刺组),毫火针针刺结筋病灶点治疗组和常规针刺对照组的病例数分别都是三十例。治疗组参照《中国经筋学》的经筋查体方法在肩关节周围近端和远端查找结筋病灶点(规律性阿是穴)进行毫火针留针针刺治疗,对照组则参照王启才主编《针灸治疗学》中肩周炎的治疗处方选取相关穴位进行常规针刺。毫火针针刺结筋病灶点治疗组和常规针刺对照组的患者均接受隔天1次的针刺治疗,完成6次治疗为1个疗程,整个研究要求两组的肩周炎患者需完成2个疗程的治疗。本研究的临床总疗效标准参照《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中有关肩周炎的疗效标准,疗效指标为Constant - Murley score肩关节评定法(简称CMS评定),其中总临床疗效在两个疗程结束后评估,第一次治疗、两个疗程后、两个疗程结束后1个月的随访时三个时段对对毫火针针刺结筋病灶点组与常规针刺组的病例的疗效指标进行评估,运用SPSS20.0对研究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治疗前毫火针针刺结筋病灶点组与常规针刺组的病例两组间的基线资料的比较:两组患者无论在性别、年龄、病程、中医证型亦或是SCM评分量表总分和SCM评分量各成分积分方面经统计学统计分析比较可知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两组肩关节周围炎患者治疗前的基线条件一致。2.总临床疗效的比较:毫火针针刺结筋病灶点治疗组与常规针刺对照组两组治疗后总临床疗效进行比较,数据经秩和检验提示两组治疗后总临床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治疗组的30例肩周炎患者中,达到痊愈水平的有4例,达到显效水平的肩周炎患者有多达16例,达到有效水平的肩周炎患者也有6例,只有4例无效,总有效率达86.67%,;对照组的30例肩周炎患者中,达到痊愈水平的有3例,达到显效水平的肩周炎患者有7例,多数患者(12例)疗效达到有效水平,8例患者为无效,所以该组的总有效率为73.33%。3.不同时段疗效指标的比较:分别将毫火针针刺结筋病灶点治疗组和常规针刺对照组两组的肩周炎患者在第一次治疗后,两个疗程后,两个疗程后一个月随访时的3个不同时段的CMS评分量表总分、CMS评分量表各成分积分(主要包括疼痛积分、日常生活活动水平积分、肩关节活动度积分、肌力积分)与治疗前的CMS评分量表总分、CMS评分量表各成分积分作组内比较;将毫火针针刺结筋病灶点治疗组和常规针刺对照组两组的两个疗程后一个月随访时的CMS评分量表总分、CMS评分量表各成分积分与随访前即两个疗程后的CMS评分量表总分、CMS评分量表各成分积分做组内比较;将毫火针针刺结筋病灶点治疗组和常规针刺对照组两组的患者在治疗后3个不同时段的CMS评分量表总分、CMS评分量表各成分积分作组间比较。毫火针针刺结筋病灶点治疗组的组内比较:统计结果表明毫火针针刺结筋病灶点治疗组在治疗后不同时段的CMS评分量表总分、CMS评分量表各成分积分(第一次治疗后的肌力积分除外)与治疗前的CMS评分量表总分、CMS评分量表各成分积分相比均升高,组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结果表明,经过治疗,毫火针针刺结筋病灶点疗法对提高CMS评分量表总分、缓解患侧的疼痛、改善日常生活活动水平、增加患侧肩关节的活动度、改善肩关节周围炎患者的患侧肌力方面均有效,且对提高CMS评分量表总分、缓解患侧的疼痛、改善日常生活活动水平、增加患侧肩关节的活动度这四项的疗效起效快速(第一次治疗后的评分结果较治疗前的评分结果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改善肩关节周围炎患者的患侧肌力方面起效较慢(第一次治疗后的肌力积分与治疗前的肌力积分相比无统计学意义上的差别,P>0.05);毫火针针刺结筋病灶点治疗组随访时的CMS评分量表总分、CMS评分量表各成分积分与随访前的CMS评分量表总分、CMS评分量表各成分积分对比,统计结果表明,只有在改善日常生活活动水平方面,组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MS评分量表总分和CMS评分量表其他的成分积分在随访时与随访前的结果无统计学意义上的差异,提示毫火针针刺结筋病灶点疗法对改善日常生活活动水平方面的远期疗效显着,对于CMS评分量表总分、缓解患侧的疼痛、增加患侧肩关节的活动度、改善肩关节周围炎患者的患侧肌力方面的远期疗效稳定。常规针刺对照组的组内比较:统计结果表明,常规针刺对照组在两个疗程后、两个疗程后一个月随访时的两个时段的CMS评分量表总分、CMS评分量表各成分积分与治疗前的CMS评分量表总分、CMS评分量表各成分积分相比均升高,组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结果表明常规针刺疗法对提高CMS评分量表总分、缓解患侧的疼痛、改善日常生活活动水平、增加患侧肩关节的活动度、改善肩关节周围炎患者的患侧肌力方面均有效,但起效较慢(第一次治疗后的CMS评分量表总分、CMS评分量表各成分积分与治疗前的CMS评分量表总分、CMS评分量表各成分积分相比无统计学意义上的差别,P>0.05);常规针刺对照组随访时的CMS评分量表总分、CMS评分量表各成分积分与随访前的CMS评分量表总分、CMS评分量表各成分积分对比,结果无统计学意义上的差异,提示常规针刺对照组的疗法对提高CMS评分量表总分、缓解患侧的疼痛、改善日常生活活动水平、增加患侧肩关节的活动度、改善肩关节周围炎患者的患侧肌力方面的远期疗效稳定。毫火针针刺结筋病灶点治疗组和常规针刺对照组两组的组间比较:毫火针针刺结筋病灶点治疗组和常规针刺对照组两组的CMS评分量表中的肌力积分在第一次治疗后,两个疗程后,两个疗程后一个月随访时的3个不同时段的组间差异经统计分析可知无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在改善肩周炎患者患侧肌力方面,毫火针针刺结筋病灶点治疗组与常规针刺对照组在治疗后三个不同时段的疗效相当。毫火针针刺结筋病灶点治疗组和常规针刺对照组两组的CMS评分量表总分、CMS评分量表中的疼痛积分、日常生活活动水平积分、肩关节活动度积分在治疗后的3个不同时段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统计分析可知对提高CMS评分量表总分、缓解患侧的疼痛、改善日常生活活动水平、增加患侧肩关节的活动度这四方面,无论是第一次治疗后还是两个疗结束后,抑或是两个疗程结束后1个月的随访时三个不同时段,毫火针针刺结筋病灶点治疗组的疗效均优于常规针刺对照组。结论:毫火针针刺结筋病灶点治疗组和常规针刺对照组治疗肩周炎都有一定临床疗效,但和常规针刺对照组的疗法相比,毫火针针刺结筋病灶点组的疗法的总临床疗效更佳,在提高CMS评分量表总分、缓解患侧的疼痛、改善日常生活活动水平、增加患侧肩关节的活动度方面具有一定优势,毫火针针刺结筋病灶点疗法不仅起效快,在即时、近期、远期疗效均优于常规针刺疗法。毫火针针刺结筋病灶点治疗肩周炎的临床疗效显着,稳定持久,临床应用安全有效,值得推广应用和进行深入研究。
其他文献
目的:通过与常规针刺治疗为对照组的比较,观察“针刺十三鬼穴”治疗中风后抑郁的临床疗效,初步探讨针刺十三鬼穴治疗中风后抑郁的中医治疗机理,为临床中运用针灸疗法治疗中风
将数字化实验与传统实验相结合应用于"原电池"的课堂教学。使用发光二极管让学生直观感知电流产生;用传统实验视频让学生清晰看到铜锌原电池铜片上的气泡,理解原电池原理;用
差旅费是指职工出差外出旅途中发生的费用,包括出差办事、外出参加会议、外出参加培训学习、回家探亲等等。差旅费在企业日常费用开支中的占比不是很大,但是涉及每位职工利益
回 回 产卜爹仇贱回——回 日E回。”。回祖 一回“。回干 肉果幻中 N_。NH lP7-ewwe--一”$ MN。W;- __._——————》 砧叫]们羽 制作:陈恬’#陈川个美食 Back to yield
目的对健康教育应用于胃溃疡临床护理的效果进行探讨分析。方法根据2013年10月~2014年8月的78例胃溃疡患者来进行研究分析,将这些患者分成对照组和研究组,均有39例,使用相同
自动摩丝手部消毒器,是一种新型的消毒液给配器,它采用远红外线光电感应技术,当手部靠近喷嘴,光电感应信号就会指令机电传动,经由喷头,将消毒液水转化为摩丝状自动均匀地喷射在手部
<正>0前言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机械行业加工能力和精度的不断提高,轧制技术和轧钢设备也在不断发展和进步。传统的两辊棒、线材轧制技术已慢慢满足不了日益激烈的市场竞
会议
本课例探讨的是在基于真实情景的教学中,聚焦如何从真实的情境中提取出有价值的化学知识以承载着学科思想和价值观,提高初中化学课堂教学效果,最终达到培养提升初中生的化学
基于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视角,对国际IB课程中独具特色的、研究型化学实验课程设置、实验教学方式与实验评价考核体系所呈现出的整体性与一致性进行了评析,以期为一线高中化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