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周星驰的电影作为中国喜剧电影的一个里程碑,已经成为一代人的记忆,尤其是他在影片中刻画的一个个具有鲜明特点的小人物,更是深入人心。这些主人公多以身份卑微、性格多样、外貌丑怪以及言语行为夸张、粗鄙的形象示人,因而一度受到很多影评人的严厉抨击,但事实却是这些作品在电影市场上因为深受观众的喜爱而经久不衰。这一类主人公是如何颠覆一个个传统形象并被成功地塑造成一系列反常独特的形象,而这些形象又为何能抓住观众的心。本文将从巴赫金的狂欢化理论来试图找到其理论依据,从人物的身份、性格、外形、语言、动作以及人物所处的环境的角度,发掘这些喜剧电影人物身上所体现的狂欢化元素。全文共分五章。第一章是绪论,主要介绍了狂欢化理论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和中国喜剧电影的发展现状,初步确定了本文的研究方向、意义与特点。第二章主要研究喜剧电影人物身份性格的狂欢化,即分别对人物边缘化的身份和矛盾化的性格进行了分析。第三章从喜剧电影人物的动作、形象、语言等方面分析人物表现形式的狂欢化。第四章从时空环境和人文环境两部分研究人物所处的环境的狂欢化。第五章总结了喜剧对于当代生活的积极和消极影响。全文通过分析周星驰喜剧电影人物的狂欢化特征,扩大了巴赫金狂欢化理论的应用面,也为今后的喜剧电影人物的塑造提供了理论支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