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核分枝杆菌吡嗪酰胺耐药性的三种检测技术研究

被引量 : 3次 | 上传用户:clavercho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绝对浓度法、液体培养基最低抑菌浓度法(MIC)和噬菌体生物扩增法(PhaB)检测结核分枝杆菌(MTB)吡嗪酰胺(PZA)耐药性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应用三种方法同时检测90株MTB临床分离株PZA耐药性,并比较检测结果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和阴性预测值及准确性。结果:90株MTB临床分离株用绝对浓度法、MIC和PhaB三种方法分别测得21株、33株、22株敏感株和69株、57株、68株耐药株。若以绝对浓度法测定结果为判断标准,则PhaB检测PZA耐药性的
其他文献
目的 探讨抗癌活性肽(anti-GRncer bioactive peptide,ACBP)对人胃癌细胞BGC- 823细胞周期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 方法 体外培养BGC-823细胞,将不同浓度的 ACBP作用于
目的:  沙门菌质粒毒力基因spvB编码产物具有ADP核糖基转移酶作用,与细菌毒力关系密切,目前该基因的功能还有很多未知。本研究第一部分通过对沙门菌质粒毒力基因spvB进行生物
目的: 研究p57在食管鳞癌中的表达及意义,并探讨其与cyclin D1和PCNA在食管鳞癌中表达的相关性。 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50例食管鳞癌组织及15例癌旁正常食管
目的 应用血管回声跟踪(ET)技术对正常兔及动脉粥样硬化模型兔腹主动脉壁弹性特征进行研究,探讨该技术评价早期动脉粥样硬化的可行性及敏感性。 方法 48只日本大耳白
目的:O1群El Tor型霍乱弧菌流行株(主要为产毒株)和非流行株(主要为非产毒株)山梨醇和甘露醇发酵实验有明显差别。为研究这种差异,本研究中确定预测的O1群El Tor型霍乱弧菌甘露醇磷酸烯醇丙酮酸依赖的磷酸转运酶系统(PTS)基因簇mtl产物转运甘露醇的功能;比较El Tor型霍乱弧菌的流行株(山梨醇和甘露醇慢发酵)与非流行株(山梨醇和甘露醇快发酵)两类菌株在甘露醇发酵试验中mtlCBA基因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