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技术商品化是社会分工和商品经济及其竞争机制发展的必然产物。在以现代科学技术为核心的“知识经济时代”,技术商品化作为科技进步的重要内容与方式,对提高国家及地区的科技水平,促进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本文以管理学、经济学、科学学、系统论等相关理论为指导,以知识经济为背景,采用系统分析、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相结合、比较研究的研究方法,对技术、技术商品、技术转移理论和中国技术商品化的实践等基本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论文主要内容为五个方面:(1)技术商品化的概论。系统探讨了技术、技术商品、技术商品化的基础理论问题。着重研究了技术商品化机制、技术与当前知识经济密切关系以及技术商品的量化管理等问题。概括性的提出了:知识经济时代科学技术的资本化、职权化和资产化,这一创新性的论点。该内容是本论文探讨中国技术商品化问题的重要的理论基础。(2)技术转移理论的理论研究与实证研究。在对国内外技术转移理论与实践系统分析的基础上,对技术转移基础理论进行较为全面的归纳和总结。其中,技术转移的形成机制、匹配因素和技术转移的一般规律,以及武汉市技术转移实践案例研究,是本章的重点研究的问题。基于技术商品化的“NRA”技术转移理论的提出是本章的创新点。该理论的引入成为本论文探讨中国技术商品化问题的另一理论基石。(3)技术市场研究。本论文在紧密结合中国技术商品化实践的基础上,研究了技术市场相关理论问题。指出了目前中国技术市场的可喜变化和存在的问题。总结出技术转移过程中,企业、科研机构和中介组织三者关系和作用。(4)中国技术商品化的制约分析。本章通过翔实的数据资料,以企业、科研机构和中介组织三者为线索,以资源、体制、文化、知识产权保护和支撑结构等为焦点,分析了制约中国技术商品化的种种因素。(5)促进中国技术商品化若干问题的思考。首先,是研究了中国技术商品化问题的指导思想。其次,促进中国技术商品化的对策及措施。本章试图从中构造中国技术商品化战略和运行模式。 <WP=4>技术商品化,是一个极其复杂的过程,需要各个相应的因素匹配。中国技术商品化的推进,也依赖于内外条件的支撑。而资源(材料、技术、资金、人力)的缺短、环境(文化、管理、体制)的不适应、基础结构的薄弱,正是阻碍中国技术商品化过程的关键。本课题研究立足于有中国国情,指出了制约中国技术商品化实现的因素和切实可行的对策与措施,促进中国的技术商品化。同时,对中国经济体制改革和科技体制改革提供一些理论参考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