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通过观察不同脉冲次数电磁脉冲(EMP)辐照大鼠前后不同时间点血清和脑组织中S100B蛋白的变化规律,来间接表征血脑屏障开放的动态变化过程和脑损伤程度,并初步探讨S100B的变化机制。同时对氧自由基水平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丙二醛(MDA)进行检测,以研究EMP辐照对大鼠血清和脑组织的氧化损伤效应。
方法:66只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实验组根据脉冲次数又分为200次组和400次组,并分别于EMP(场强:200KV·m-1,频率:ls-1)辐照后0.5h、1h、3h、6h和12h处死,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反应(ELISA)检测各组大鼠血清中S100B蛋白的浓度,用HE染色和免疫组织化学观察脑组织病理形态学和S100B蛋白表达的变化,用化学比色法分别检测血清和脑组织额叶皮层中氧化损伤效应指标SOD活性和MDA.含量的变化。
结果:ELISA结果显示,辐照后0.5、1h、3h血清中S100B蛋白含量都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升高(P<0.05),具有显著性差异,其中3h达到高峰。随后开始逐渐降低,200次脉冲EMP辐照后6h、12h恢复到正常水平,400次脉冲EMP辐照后6h、12h仍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各个时间点,400次组血清中S100B含量均大于200次脉冲组;HE染色结果表明,辐照后脑组织并没有出现坏死性病灶,但在辐照后1h、3h和6h的标本可以看到血管管腔扩张、周隙扩大,内皮细胞肥大现象。免疫组织化学结果显示,辐照后各个时间点脑组织额叶皮层中S100B蛋白阳性细胞数均明显多于正常对照组(P<0.05),具有显著性差异,其中也是3h最多,随后逐渐下降,但都仍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EMP辐照后,200次脉冲1h组血清中SOD活性和400次3h组血清中MDA含量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具有显著性差异。脑组织额叶皮层中SOD活性和MDA含量都只有一定程度的波动,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没有显著性差异。
结论:EMP可引起大鼠血清和脑组织中S100B蛋白的变化,血脑屏障开放和脑损伤程度在辐照后3h达到高峰,随后又逐渐恢复,且与脉冲次数相关;在病理形态结构上,EMP致脑损伤影响较小;S100B变化可能与星形胶质细胞的增殖和活化有关,并参与了脑损伤的修复过程;EMP对大鼠血清和脑组织的氧化损伤效应较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