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浮游细菌作为淡水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参与催化重要的生物地球化学反应并在水生食物网的微食物环中起重要作用。浮游细菌群落在淡水生态系统中是高度可变的并对环境压力和干扰显示出复杂的回应,因此,浮游细菌群落是检测水质的重要指标之一。随着评估浮游细菌群落组成方法的进步,越来越多的关注点聚焦在探究影响群落结构的决定性因素上。水生生态系统中水溶性有机物是生物圈有机碳的最大的存储库,它和浮游细菌群落组成的联系最为密切。黑龙江流域地处我国的最北端,当春季融雪发生时会将来源于植物残体和表层土壤的水溶性有机物带入到水体中,这对黑龙江流域的水生环境会产生重要影响。本研究的目的在于探究黑龙江流域浮游细菌群落组成的季节性变化并探究显著影响浮游细菌群落组成的因素。此外,本研究还探究了融雪对于黑龙江流域水体水溶性有机物组成和浮游细菌群落组成的影响以及不同浮游细菌类群和不同水溶性有机物组分之间的关系。本研究在黑龙江流域的上、中、下游9个点位分别在冬、夏、秋三个季节进行定点采样,其中春季融雪发生在冬季和夏季采样期间内。采用变性梯度凝胶电泳对黑龙江流域各季节浮游细菌的多样性和群落组成进行分析,利用三维荧光光谱的差值变化来表征融雪对黑龙江流域水溶性有机物造成的影响,并结合多元统计分析方法探究了黑龙江流域浮游细菌群落组成和理化变量、水溶性有机物及地理因素之间的关系。变性梯度凝胶电泳结果表明黑龙江流域在三个采样季节的浮游细菌多样性均较高而且浮游细菌群落组成季节性变化也比较明显,通过16S r DNA测序可知黑龙江流域的主要优势浮游细菌隶属于α、β变形菌纲、拟杆菌纲以及放线菌纲。冗余分析结果表明:冬季水体NH4+-N和POC显著影响浮游细菌群落组成,同时也受T、p H值、Chl-a及营养元素(DOC、TP、和NO2—N)影响,而水溶性有机物组分2和4显著影响冬季水体的浮游细菌群落组成;对于夏季水体来说浮游细菌群落结构受理化变量和水溶性有机物组分影响均不显著。融雪对黑龙江流域水体内水溶性有机物及浮游细菌群落组成影响较明显,其中水溶性有机物组分2、3的相对含量在融雪后降低而组分4的相对含量增加。蒙特检验结果表明黑龙江流域水体的浮游细菌群落组成更容易受到理化变量和水溶性有机物的影响,而地理因素对其影响不显著。方差分解表明DOM和理化变量共同解释了浮游细菌群落结构51.70%的变异,其中DOM解释的贡献率大于理化变量的解释贡献率,然而还有48.30%的解释量未被解释。基于距离的冗余分析结果表明组分3和黑龙江流域多数浮游细菌种群呈现正相关,表明组分3可以被多数浮游细菌所降解且有利于浮游细菌的生长和代谢。而组分1、2、4和黑龙江流域多数浮游细菌种群呈现负相关,表明这3个组分不容易被浮游细菌所降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