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苏北盆地处于我国东部典型季风区,是连接海洋和陆地的关键性区域,成为研究全球变化的理想场所之一。本文选取了苏北盆地里下河平原中部的ZF剖面作为研究对象,利用常规14C测年和气候地层学的方法,在建立可靠的沉积年代序列基础上,对采自周奋剖面深度为5米的样品进行粒度、磁化率、地球化学元素、色度等环境代用指标的实验分析,重建了38-19ka BP期间的气候环境演化过程,综合分析各个代用指标得到以下结论。苏北盆地38-19ka BP期间的气候变化过程可以分为:38-35.4ka BP气候由暖湿向冷干转变,35.4-32.1 ka BP为相对温暖湿润气候,32.1-27.5ka BP为相对的冷干气候,27.5-23.8ka BP冷暖波动频繁,总体以冷干为主,23.8-19ka BP气候由冷转暖的气候变化。将ZF剖面与邻近区域已有研究GX剖面对比,发现各环境代用指标在MIS-3阶段晚期以来的变化趋势十分相似,且较GX剖面气候变化更明显,进一步与中原邙山黄土、南京葫芦洞石笋以及经典的NGRIP冰芯记录对比,与中原邙山黄土可以很好的对比,与南京葫芦洞石笋和NGRIP冰芯记录之间有着良好的吻合性。这说明了我国东部地区的气候环境变化不仅具有显著的区域性特征,而且具有与全球气候环境变化一致的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