荒谬:苏童小说的现代性阐释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at521kis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中国当代文学中,苏童毫无疑问是一位不容忽视的作家,他的作品不仅得利于作家独特的个体生命体验,而且也直接和西方的现代主义文学思潮紧密相连。作家苏童给人的印象总是温文尔雅,但在他平和的表面背后,却蕴含着他对人生的别样理解。在他纷繁复杂的多重叙事中,始终存在着一个明晰的主题:荒谬。于是,探寻和发现苏童创作主题的内容及其形成的发展过程,是解读苏童的关键,这也是本论文所要阐释的主旨。本文尝试从三种身份出发,即作家个体审美心理身份的确认、文本中人的主体身份的指认、文本身份的最终生成三个方面来讨论苏童小说的荒谬性特征。东方传统思想与西方现代主义撞击所闪烁的亮光,让苏童的作品在荒谬的氛围中透射出诗性的特质。我的论文共分为四大部分,在序言中,我试图要穿越苏童生活的表象,深入到苏童思想及灵魂的深处,对其文本创作进行概括并作出深层的解释。在论文的第一章,我主要立足于苏童的生活经历对其创作的影响来展开行文。在对苏童的生活不断地向前追溯和向后回溯的过程中,同时在对苏童人生经历与著述的深入考察中,我惊奇地发现:苏童的一生都在有意无意地逃离生活赋予他的荒谬感,一种对“孤独”、对“厌恶”以及对“绝望”的恐惧。苏童许多生活经历与内心的激烈碰撞以及隐藏在其背后的许多难以理解的谜团,在这一主题的观照下,都可以迎刃而解;作家许多童年和少年的离奇经历以及琐碎小事,也在这一主题的观照下呈现出它们不可或缺的意义。在第二章,我主要立足于苏童的文本、同时结合他所置身的文化语境以及面临的精神危机等给以全景式的解读。苏童的童年生活以及心灵的恐惧感既由他的文学主题决定,同时整个社会大环境也反过来进一步明确和强化了他的文学主题。在“主体死亡”和“人之死”等这些论调的冲击下,人存在的意义、价值等一直被视为人在这个世界上安身立命的重要命题,统统成为“宏大叙事”而被“解构”。当人的内涵被这样无情地抽空之后,人也就完全变成了一种碎片化的存在,沦为空洞漂浮的能指。然而,“解构”所带来的快感,“游戏”所带来的轻松,毕竟无法抹去人存在的焦虑。作为现代理论指导下的积极践行者,苏童显然无法回避这种尴尬,更无法真的放弃一个知识分子的人文关怀。立足于这样一个文化语境中,我们再来看苏童的创作,便不难发现它所具有的深刻的文化反思意味。因为,苏童的存在本身就是对碎片化人生的一种抗争。当然,无论苏童的童年经历多么忧伤,但现在,凭借写作,苏童的恐惧已经渐渐平复,写作终将贯穿其一生。在第三章,我仍立足于文本,从叙事学的角度,从想象、意象和镜像三个部分来具体说明苏童文本的现代性生成问题。作为一位职业作家,苏童首先以写诗登上文坛,他的文字和意境的诗意化倾向极为明显,这也使他的文本呈现出一种迷离、空灵而又苦痛的感受,他的主要人生经历都可以视作是其文学主题的变奏,这也在另一方面验证了生活赋予人的沉痛感。在我看来,苏童的生活可以被看作其创作的一个潜“文本”,而这一文本与苏童创作的文本之间形成了一种“互文性”关系。也就是说,苏童的创作和他的生活之间构成了一种深层的互证、互释关系;苏童的创作离不开他对生活的理解。不过,应该强调的是,我对苏童生活的借鉴,却并非像罗兰·巴特那样,是为了展开一场文本分析的“游戏”,而是因为我在阅读苏童的文本中发现,这种阐释能够精确地说明苏童生活与创作之间的高度融合性。因为,对于苏童而言,写作和生活所要追求和实现的人生主题是一致的;他要不断地写出风格各异的文本,而不是要形成一个统一成熟的写作风格。对他来说,每一个文本的诞生就是一次不同的人生经历;在苏童这里,写作就是生活,生活就是写作,都是为了实现他别样的存在。
其他文献
人格是个体稳定而独特的心理行为模式,它与个体在工作中表现出的思维方式与行为风格密切相关。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人格特征能有效预测个体的工作绩效,因此,人格测验逐渐被广
根据夏热冬冷地区的气候特点 ,提出了采用跨季节调用气候资源的方式来解决该地区零能建筑的空调问题 ,并介绍了跨季节调用气候资源系统的原理、构成及运行方式
<第7日>不仅仅以新闻的形式向观众提供关于我们所处的世界的"知识",它同时还在生产一种立足于百姓日常生活的"满足感",达到由新闻求娱乐并紧紧抓住观众的目的.对<第7日>进行
意境是中国古典美学的核心范畴,它已深深扎根于各项古典艺术门类,沉积于民族文化心理。作为各类艺术的理想审美追求,意境美学也深深地影响着历代中国影人。注重电影意境的营
有效教学是目前国际社会比较认同的一种新的教学理念,它顺应了素质教育的要求。有效教学与高中数学教学相结合,就是教学以高中数学新课程基本理念为指导,为实现高中数学课程
以满足冷、热、电负荷需求时能源运行成本最低为优化目标,建立了联供系统经济最优化模型。结合实际应用场合负荷需求验证了联供系统的节能性和经济性。指出联供系统最优化运
目的探讨转录激活因子3(ATF3)在化脓性链球菌M1蛋白血清型诱导的急性肺损伤小鼠中的作用。方法 20只雌性C57/B6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A组)和急性肺损伤组(B组),每组10只。20只雌性ATF
媒介融合作为传播业的发展趋势,必然成为近期传播学界研究热点之一。媒介融合是指在数字技术和网络技术的背景下,以信息消费终端的需求为指向,由内容融合、网络融合和终端融
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是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重要措施。本文通过对当前中小企业激励机制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分析,提出完善人本管理激励机制的若干对策。
在发达国家,经济型酒店是一种发展得非常成熟且成功的酒店经营模式。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和市场需求的不断变化,经济型酒店已成为酒店业发展的热点领域。宜居酒店是一家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