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FID中间件内存索引技术研究

来源 :哈尔滨工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engj581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射频识别技术(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 RFID)是采用无线射频方式进行非接触式通讯,并自动识别和获取物品数据的一种快速识别技术。RFID中间件是RFID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建立在RFID标签代表的物理世界与各种应用系统之间的桥梁。为各种RFID上层应用提供基于中间件的平台是当前发展的方向,并由此引入RFID中间件技术。基于RFID技术的应用系统会实时产生大量RFID数据,这些数据经由RFID阅读器并传送到RFID中间件,如何对这些大量数据进行高效的存储,以给上层应用系统提供高效的存取,对于RFID中间件来说是尤为关键的问题。首先,本文研究了常见的索引技术和缓存优化技术,常见索引技术如Hash、AVL树、B-树、B+树等对存储空间的利用率不高,不适合内存索引。T树虽然改进了存储空间利用率,但是在当时的硬件条件下,没有意识到缓存(Cache)的重要性。缓存优化技术主要分为主动型和被动型两种,主动型缓存优化技术通常需要相关硬件的支持,而被动型缓存优化技术主要从数据结构方面考虑。其次,本文在详细分析RFID数据自身及其操作的特征,并根据EPC Global中间件接口定义规范,提出了一种基于内存存储技术和缓存优化技术上的适用于RFID中间件内存索引的数组索引T+树结构,并给出了RFID数据在这种索引结构上的各种操作算法。这种索引结构在支持所有符合EPC Global标准的接口操作的基础上,能更有效的提高内存空间利用率,特别是大大提高了RFID应用系统中常用的以事件周期为查找条件的范围查询和批量查询的效率。最后,本文第4章将数组索引T+树与磁盘索引结构AVL树和B-树、内存索引结构T-树和张铎提出的一种RFID流数据索引结构suffix_T树,这三类典型的索引结构进行了对比实验和分析,及改进T结点的Cache命中率实验。实验证明了该结构在存储空间利用率、查询和更新性能上均有一定的提升。
其他文献
随着设施农业及其配套技术的推广,我国现代化温室呈现出量大、面广等特点。温室是由人工营造相对独立的特殊小气候环境,将生态因子维持在适宜作物生长繁育的最优区间非常不易
随着信息及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现阶段人们已经进入了大数据时代,在面对当前大量数据的时候,信息过载产生的问题越来越严重,也给用户在海量信息中选择带来不确定性,为了有
随着人们对水环境安全重要性认识的不断提高,在对水环境安全评估的过程中,生物监测发挥的作用也越来越大。它利用活体生物在水质变化或污染时运动行为特征的改变,自动记录和
作物水分检测是农业“四情”监测的内容之一,对作物旱情预警、灌溉管理以及产量预测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随着图像技术和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以作物叶片或冠层图像为对象、
随着计算机网络的普及,网络安全问题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入侵检测作为对传统安全机制的补充,也得到了越来越多的研究。随着网络攻击方式日趋多样,越来越多的智能技术被引
三维编织复合材料与传统复合材料相比,具有更好的抗冲击韧性和抗疲劳特性,我国探测卫星“嫦娥一号”在关键部件也使用了该材料。由于该材料主要应用于航天、航空和军事中,国外对
无线Mesh网络由移动Ad hoc网络发展而来,并承袭了部分WLAN技术,是一种多跳、具有自组织和自愈合、高容量、高速率等特点的分布式网络。由于具有较高的可靠性、较大的伸缩性和较
无线传感器网络是由大量随机布撒在监控区域内的传感器节点,通过无线通信方式形成的多跳自组织网络系统。由于无线传感器网络是一种资源严重受限的网络,特别是在供能方面。因
现代化工业生产对产品的质量控制提出了严格的要求,基于智能相机的自动视觉检测技术以其高精度、非接触性、高智能等优点,符合现代生产过程中对在线检测和智能控制的要求,应
移动Ad Hoc网络(MANET)是一种重要的通信网络,具有开放的无线信道、动态变化的拓扑结构、无集中化基础结构等特点,与有线网络相比,更适合被应用于会议、学术交流、野外救援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