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区域电离层模型辅助的GNSS载波相位差分定位方法研究

来源 :哈尔滨工程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txzer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全球卫星导航系统(GNSS)的发展使得卫星导航定位技术的研究愈发重要,卫星导_论航_线定位技术具有低成本、高效益、高精度、不受时间和地域约束这些优点,应用非常广泛,涉及军事、民用等各个领域。在众多卫星导航定位技术中,精密相对定位技术的应用日趋广泛,实现精密相对定位技术的关键是基线两端测站的测量值所包含的系统误差具有强相关性,从而削弱甚至抵消这些误差的影响。轨道误差_额、接收机钟差等均能通过双差或精确的模型改正得到抑制甚至消除。基线长短发生变化时,差分定位精度将随之发生变化。在载波相位差分残差中,电离层延迟是对定位精度影响最为显著的一种误差源,电离层延迟作为精密相对定位中的主要误差源一直是研究的热点。因此,本文主要针对GNSS的电离层延迟特性及区域电离层修正在载波相位差分定位中的应用展开研究,主要工作如下:(1)分析载波相位相对定位模型及影响定位精度的主要误差源,验证电离层延迟是影响定位精度的主要误差源。随着基线长度的增加,电离层延迟空间相关性减弱,通过_会差分技术不能达到消除的目的。(2)基于电离层_以延_长迟的产生原理分析了常用的传统电离层_以延迟修正方法,分析得知:双频改正法、电离层模型法及差分改正法这些传统的电离层延迟修正方法,在地域或时域上各有限制,有些方法对于用户的要求也比较高。论文提出使用从载波相位差分定位中的双差残差中提取电离层延迟修正量,构建区域电离层辅助,更好的匹配电离层_以延_长迟的地域与时域变化,扩大用户范围。(3)为了能够提取出更为精确的电离层延迟量,提出了联合载波相位宽巷与伪距窄巷组合方式(MW-WL)与消电离层组合(IF)的方法求解各个频段的整周模糊度,并结合多历元累积实现进一步的优化。这样得到高固定率、高准确率的整周模糊度求解结果,从而达到反向求解提取出精确双差电离层延迟量的目的,进而构建区域电离层辅助的载波相位差分。(4)以22km基线长度的数据进行了区域电离层辅助的载波相位差分定位实验,实验结果表明,有了区域电离层辅助后,载波相位差分定位的整周模糊度固定率相对传统载波相位差分定位和单频多历元累积相比分别提升了75%和30%,定位精度分别提高了分别提高了92%和69%。以MW-WL/IF联合组合方式提取出双差电离层延迟,辅助进行载波相位差分定位,不仅能够提高载波相会差分定位的整周模糊度固定率,还能有效提高定位精度,能够有效解决基线延长后电离层延迟相关性变弱带来的的影响。
其他文献
土木工程专业的实验教学学时少并且内容与工程实验有差距,为了弥补学生实验知识结构的不足,通过开放实验室对土木工程专业学生进行工程实验的教学可以解决这一问题。
旱卡子滩流域是一个干沟,没有观测资料,根据邻近河流清水河子水文站多年的实测径流和泥沙资料,分析计算旱卡子滩流域径流和泥沙;根据邻近河流石门子水文站最大一日降水实测数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高速公路建设也加快了步伐,但也暴露了一个问题:公路的实际使用寿命远远的低于设计使用寿命,有研究表明,路基的稳定耐久性对于路面结构的使用寿命有
水电站金属结构设计的合理性对整个水电站的运行至关重要。以咸盈河水电站为例,主要就其金属结构(泄水建筑物、电站建筑物和冲砂放空建筑物的闸门及启闭设备)设计问题进行了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