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气流床气化过程中产生的气化细灰粒度小、组成复杂、形态多样,细灰的低能耗高效脱除对确保气化系统长周期稳定运行至关重要。论文以气流床煤气化细灰为研究对象,分析测定了不同来源、不同粒度气化细灰的孔隙结构、可燃物含量、表面基团、化学组成和矿物质组成等物理化学性质,考察了不同气化细灰的润湿特性,以及细灰的物化性质对其润湿特性的影响规律,得主要结论如下:同来源不同粒度分布气化细灰,其平均孔径、可燃物含量和硅铝质细颗粒百分含量与颗粒粒度间存在较好的线性关系;随粒度增大,细灰的比表面积增大,平均孔径减小,可燃物含量增加,硅铝质细颗粒百分含量降低,细灰表面含有的Si-O-Si和-OH两基团的吸收峰强度无明显差异。对粒度分布相近不同来源气化细灰,粉煤气化细灰中-OH含量普遍较低;粉煤气化细灰或原料中掺混石油焦的水煤浆气化细灰可燃物含量更高。多喷嘴对置式水煤浆气化细灰的接触角整体上随着细灰粒度增大而减小,但不随粒度单调变化;细灰中以Si-O-Si和-OH为主的表面基团和以SiO2为主的无机矿物含量的增加均有利于其润湿性的增强;细灰表面Si-O-Si基团峰面积和-OH基团峰面积与其接触角间存在较好的线性关系。当气化细灰粒度小于20μm时,随粒度增大细灰润湿性减弱;液体中所含的Ca2+、Na+、K+、SO42-和Cl-等5种主要离子对气化细灰的悬浮和浸没行为没有明显影响;外加超声波激励有助于气化细灰浸没入液体内,前5s的超声波激励对悬浮率影响最显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