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护理学硕士研究生社区护理实践课程模式探讨及评价研究

来源 :中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117f117f11767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1.了解我国护理学硕士研究生社区护理课程实践现状和需求状况,并探讨其相关影响因素;2.引进国外课程评价问卷(course valuing inventory, CVI),对其进行翻译和修订,形成中文版的课程评价量表并对中文版CVI问卷的心理测量学指标进行评价,为其在中国的推广应用提供理论依据;3.综合运用问卷调查法、文献分析法和半结构式访谈法,构建一套符合当前社区护理发展现状和研究生学习需求的社区护理实践模式。方法本研究为观察性研究,采取分层等比例随机抽样方法抽取研究对象,在东北、华北、西北、华东、中南、西南地区中共抽取20所院校的350名护理硕士研究生进行调查。研究内容包括两部分:一是对社区实践现状和需求进行描述;二是对影响社区实践效果评价的因素进行分析。所有数据运用SPSS13.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描述和推断。1.对中文版CVI问卷进行项目分析,采用Cronbach’sα系数、分半信度系数和重测信度系数验证中文版CVI问卷的信度;采用专家内容效度评定和探索性因子分析,检验中文版CVI问卷的效度。2.采用统计描述、t检验、方差分析、X-检验、非参数的Kruskal-wallis H检验、Spearman相关分析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等方法对研究生社区实践现状和需求进行比较;并对不同人口学特征和社区实践方式的研究生CVI得分进行影响因素分析。结果1.目前,我国大多数护理学硕士研究生(87.5%)学习过社区护理理论课程,但仅有约半数的学生参加过社区护理实践(53.1%),未参加实践的原因主要(96.7%)是所在学校或单位未给予实践安排。而实际需求中显示,超过80.0%的学生认为“非常有必要和较有必要”参加社区护理实践。2.CVI量表作为评价课程价值测量工具的心理测量学指标如下:(1)项目分析:对问卷翻译和修订之后,通过决断值和相关系数进行项目分析,CVI问卷36个条目均具有较好的项目区分度。(2)信度检验结果:①内部一致性信度:采用Cronbach’s a系数和分半信度系数测量问卷的同质性程度。CVI总问卷Cronbach’sα系数为0.937,各维度的Cronbach’s a系数在0.771-0.826之间;CVI总问卷的折半信度系数为0.923,各维度的折半信度分别为0.766-0.840之间。②重测信度:CVI总问卷重测信度为0.743,各维度的重测信度在0.547-0.788之间。(3)效度检验结果:①内容效度:CVI量表经2名社区护理学专家,2名心理学专家,1名临床护理学专家和1名护理学硕士研究生,共6名专家对问卷进行评估,内容效度指数(content validity index)为0.965。②建构效度:运用探索性因子分析,将中文版的CVI问卷建构成2因子的模型比较适当,即将问卷分成课程积极评价和课程消极评价两个维度,方差累积贡献率48.042%。3.采用t检验,将本研究的CVI得分(104.23±13.47)与国外研究生课程评价得分(112.41±17.91)和本科生课程评价得分(101.52±19.32)分别进行比较,结果显示得分之间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我国护理学社区护理实践课程CVI得分低于国外研究生CVI得分,但高于本科生CVI得分。4.采用两样本的t检验、单因素方差分析、X‘检验、相关分析和非参数的Kruskal-Wallis H检验进行分析,结果显示:①是否学习过社区护理理论课程和是否参加过社区实践之间的CVI得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不同地区、研究方向、性别、学位类型、是否应届本科生、是否保研、原专业是否护理学等因素之间分析显示,其CVI得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③不同年级之间的CVI得分之间有差异,CVI总分2010级>2009级>2008级(P=0.001);行×列表资料的X-检验显示,不同年级之间社区护理理论课学习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社区实践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008级少于2009级(P=0.001<0.0125);④不同实践方式之间CVI得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⑤对社区护理的了解和认识程度不同,其CVI得分之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了解和认识程度越高,CVI得分越高;⑥相关分析结果显示,社区护理知识技能需求程度与CVI得分之间成正相关,r=0.436(P<0.01)。5.逐步回归方程分析结果显示,社区护理实践课程CVI得分主要与研究生对社区护理课程的态度和知识技能需求程度有关,可以解释40.2%的变异。结论1.目前,我国护理硕士研究生对社区护理实践的需求较强,但实践现状较不理想。实践现状和需求之间存在一定差距。2.中文版CVI问卷的内部一致性信度达到心理测量学指标,重测信度稍差,还需要进一步修订;中文版CVI问卷有较好的内容效度,但结构效度和英文版不同,在应用时分为积极和消极评价两个方面更合适。3.国内研究生对社区护理实践课程的评价低于国外研究生课程评价得分,影响课程评价的主要因素是个人对社区护理课程的态度和知识技能需求程度方面。4.不同的实践方式之间课程评价结果无差异,现存的实践体系并未提高研究生对社区护理的认可程度。从人文主义角度出发,根据社区护理发展现状,结合研究生实践需求构建一套社区护理实践模式有较大现实的指导意义。
其他文献
失眠属于临床常见及多发疾病,基层医院门诊诊疗中尤为常见,本文作者通过总结分享应用自拟安寐汤治疗失眠症经验,探讨失眠的中医治疗,结合典型病例,得出自拟安寐汤治疗失眠症
本文结合唐钢美锦焦化的设计和生产实践,分析了目前焦炉NOx、烟气粉尘源头减排和烟气污染物控制(脱硫脱硝技术)的方法和技术特点,希望能为新焦炉设计和老焦炉改造提供些许借
相关技术的发展使商品化CAPP系统日益成为可能.商品化CAPP系统应当体现对CAPP的正确理解,注重数据,兼顾开放性、继承性、柔性和可移植性.本文讨论了实际开发的CAPP系统所采用
目的:探讨品管圈活动(QCC)对提高芬太尼透皮贴剂使用正确率的应用效果。方法:分别在QCC实施前后选择60例使用芬太尼透皮贴剂的癌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比较实施前后芬太尼透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