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近年来随着我国居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人们对于健康的注重以及优质的食品和优良的奶制品需求也大幅度增加。在此趋势下,奶牛养殖数量也必然增加,伴随而来的奶牛疾病也随之增多。围产期是奶牛关键时期,奶牛在这段时间内,内分泌系统,如孕激素、雌激素、催乳素、褪黑素及机体的消化系统和各项机能都发生了显著的变化,同时又经历了生产、泌乳以及体况的急剧改变,各种代谢性疾病及产科疾病容易发生。而目前对于奶牛围产期保健主要还是营养管理调控和临时的外源营养物质供给为主,添加剂的应用较少,且对于围产期奶牛的添加剂,品种单一,主要是化学成分和微生态制剂的添加剂,并不适合长期添加,而中草药来源广泛成本低廉,主要是来自纯天然的植物和动物,可起到药食兼用的作用,相对于化学制剂,更安全,易吸收,适合长期使用。因此,本研究的目的是针对于围产期的奶牛研发出一种绿色、易吸收、适合长期保健添加同时又兼具一些疾病治疗作用的纯中药添加剂,为奶牛围产期保健提供新的方法。方法:在黑龙江省中部某大型现代集约化奶牛场,对选取的奶牛进行疾病既往史调查,将不符合标准的奶牛舍弃,选取体况、体重、年龄相近,2~5胎次,上一胎次产乳量接近,围产期的中国荷斯坦奶牛40头,将其随机分为5个试验组,分别为对照组、大蒜素组、低剂量组、中剂量组、高剂量组,每个试验组包含8个重复,每个重复包含1头牛。试验组与对照组正常饲喂常规基础日粮,试验组大蒜素组、低剂量组、中剂量组、高剂量组分别在常规日粮基础上添加大蒜素100 g/d/头、中草药添加剂100 g/d/头、300 g/d/头、500 g/d/头,于每天清晨4:00上料后手动均匀添加到TMR日粮中,正式饲喂期为21天,预饲期为7天,试验期间任其自由采食,自由饮水,散栏式运动。试验正式饲喂开始后分别在,产后1 d、7 d、14 d、21 d第一次挤奶时,采集奶样,并在12小时内通过全自动乳成分分析仪丹麦FOSS乳液分析仪,分析乳成分,乳脂、乳蛋白、尿素氮,乳糖、体细胞指标。在试验期1 d、7 d、14 d、21 d,尾静脉采集血液10 mL,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血液中BHBA、TP、ALB、GLB、A/G、ALT、AST、ALP、GLU、BUN、TG指标。同时记录监测试验奶牛的生理状态,生产性能等基本情况。结果:1.添加剂试验组产奶量提高,改善了乳品质:各试验组与对照组产奶量都出现持续升高趋势,在泌乳第1~3天时低剂量组的奶量与对照组相比差异不显著(P>0.05),中剂量与高剂量有增长趋势;在6天时大蒜素组的奶量增长高于对照组、低剂量组和高剂量组,但高剂量增长最多,差异性极显著(P<0.01);其中6~12天时高剂量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极显著(P<0.01);6~21天时大蒜素奶量高于对照组和低剂量组;高剂量组产奶量增长最显著;并伴随着中药添加剂剂量的增高产奶量也相应的增高。中剂量组、高剂量组、大蒜素组在第1 d时乳脂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乳蛋白在14 d时中剂量、高剂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乳糖在第1 d时高剂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尿素氮在21 d时低剂量、中剂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其余天数各项试验组指标均无显著性(P>0.05)。2.改善肝脏机能增加ALB、GLB含量,高剂量组在第1 d和第14 d可降低ALT浓度,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第7 d、14 d与对照组无显著性(P>0.05),又在第1 d、第7 d、第14 d降低ALP含量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大蒜素在第7 d升高AST与对照组差异极显著(P<0.01);高剂量组在7 d、14 d升高AST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3.促进能量代谢降低BHBA含量,中剂量组、高剂量组在21 d时提高GLU含量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中剂量组在第7 d、21 d降低BHBA含量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大蒜素在第14 d降低BHBA含量与对照组差异显著;高剂量组在第21 d降低BHBA含量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中剂量组在7 d降低TG含量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并在第21 d也降低了TG含量与对照组差异极显著(P<0.01);大蒜素分别在14 d、21 d降低了TG含量,第14 d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第21 d与对照组差异极显著(P<0.01)。4.中剂量组和高剂量组可显著提高奶牛的经济效益,去除成本综合分析,中剂量组的经济效益汇报最大。结论;“牛益康”添加剂可显著提高围产期奶牛产奶量,改善乳成分,提高乳蛋白、乳脂、乳糖,同时可增加乳中尿素氮的含量。提高围产期奶牛的血浆ALB、GLB含量,增强免疫水平,维护肝脏机能,降低BHBA以及提高GLU,缓解能量负平衡,并能增加经济效益,以每头300 g/d添加剂量效果最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