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建筑业因其高事故率和高死亡率一直被视为最危险的行业之一,中国建筑业事故率9年来一直在工矿商贸事故中位列第一,且不同代际的工人的安全事故率存在显著差异。究其原因,代际会引起工人与工作相关的心理特征的不同,进而导致其安全行为的表现不同,人因是事故频发的关键性因素,提升安全行为水平能有效降低安全事故的发生,所以改善代际间安全事故率差异的关键在于工人安全行为的代际差异。但是已有的关于建筑工人安全行为机理研究都是针对全部工人,没有进行代际划分。因此研究建筑工人安全行为机理代际差异显得尤为重要。本文针对以上理论和实践的缺陷,基于代际差异理论,开展计划行为理论下建筑工人的安全行为产生机理的代际差异研究,探讨新生代工人与老一代工人的安全行为产生机理的差异。首先基于代际差异理论、计划行为理论等理论和相关文献分析,提出建筑工人安全行为产生机理的五个代际差异的研究假设。在进行预调研后,使用正式问卷进行调研收集数据,最终得到有效问卷276份,问卷数据以38岁为分界线分成两个子样本组,38岁及以下为新生代工人组,38岁以上为老一代工人组。在收集的数据的基础上,首先用SPSS20.0对数据进行描述性分析,然后用SmartPLS 3.2.7软件对整体工人组、新生代工人组和老一代工人组进行单群组结构方程模型分析,结果表明:对于新生代工人,除了安全态度与行为意向的影响路径不显著,其他影响路径均显著;对于老一代工人,除了主观规范与描述性规范和行为意向的两条影响路径不显著,其他影响路径均显著。然后进一步使用多群组结构方程模型来分析两代工人安全行为产生机理的差异,得到结论:1)安全态度影响行为意向这条路径对老一代工人影响更大;2)知觉行为控制影响安全行为这条直接路径对新生代工人的影响更大;3)描述性规范与行为意向这条路径对新生代工人的影响更大;4)主观规范与行为意向这条路径对新生代工人的影响更大。知觉行为控制是新生代工人安全行为意向的最强预测因子,安全态度是老一代工人安全行为意向的最强预测因子。本文基于工人安全行为产生机理代际差异的实证结果提出的新生代和老一代工人安全行为机理模型,为今后不同代际建筑工人的安全行为研究提供了理论依据。并且基于本文的研究结果为新生代工人和老一代工人提出针对性的安全行为提升措施,为施工企业的管理提供借鉴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