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通过对脑损伤早产儿静脉使用不同剂量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rhEPO),探讨rhEPO治疗早产儿脑损伤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以2012年1月至2014年6月在江苏大学附属医院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经颅脑影像学检查确诊为脑损伤的157例早产儿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rhEPO大剂量组38例、中剂量组40例、小剂量组36例、对照组43例。rhEPO大、中、小剂量组于生后一周内分别经静脉注射rhEPO 1000 U/kg、750 U/kg、500U/kg,连用3天,对照组仅进行一般的对症治疗,不予注射rhEPO。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各组患儿用药前及用药24 h后血清促红细胞生成素(EPO)浓度及白细胞介素-6(IL-6)、中枢神经特异性蛋白B(S100B)水平变化;于纠正胎龄40 w时行新生儿行为神经测定(NBNA),纠正胎龄3、6、9月时进行婴幼儿智能发育量表(CDCC)评估,测定智力发育指数(MDI)及运动发育指数(PDI)。监测治疗前后血常规、肝肾功能等相关指标变化情况及早产儿视网膜病变(ROP)、支气管肺发育不良(BPD)等疾病发生情况。结果:1.治疗后rhEPO各剂量组血清EPO浓度随剂量增加不断升高。2.与对照组相比,大、中剂量组IL-6、S100B含量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小剂量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大、中、小剂量各组间比较,大剂量组与中剂量IL-6、S100B含量明显低于小剂量组(P均﹤0.05),大剂量组与中剂量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与对照组相比,大、中剂量组NBNA、MDI及PDI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小剂量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大、中、小剂量各组间比较,大剂量组与中剂量NBNA、MDI、PDI评分均优于小剂量组(P均﹤0.05),大剂量组与中剂量组NBNA评分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大剂量组与中剂量组6月龄MDI评分、9月龄PDI及MDI评分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且评分随着剂量的增大而增大。4.治疗前后测定各组血常规包括白细胞数(WBC)、红细胞数(RBC)、血红蛋白(Hb)、血小板(PLT)等,肝肾功能包括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尿素氮(BUN)、肌酐(Cr)等均在正常范围,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rhEPO对早产儿脑损伤的神经保护效果与rhEPO存在剂量依赖关系,大剂量rhEPO 1000 U/kg可明显改善早产儿脑损伤神经结局,且此剂量范围内,rhEPO治疗早产儿脑损伤安全可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