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背景胶质母细胞瘤(Glioblastoma,GBM)是最常见的颅内原发性恶性肿瘤,约占所有脑肿瘤的80%,WHO分级为Ⅳ级。目前手术、放疗和化疗等常规治疗手段疗效不佳,大多数患者预后差、生存期短,中位生存期仅15个月,侵袭性生长是恶性的主要特征。DNA元素百科全书联盟(encyclopedia of DNA elements,ENCODE)目前估算了有超过28000种不同的长链非编码RNA(long non-coding RNA,lnc RNA),它们广泛参与各种恶性肿瘤的生物进程,包括肿瘤细胞增殖、侵袭、迁移、凋亡及EMT等功能的调节,在肿瘤的发生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通过研究GBM与lnc RNA之间的关系,有可能为其提供一种新的治疗策略。肝癌高表达转录本(The highly up-regulated in 1iver cancer,HULC)是lnc RNA的一种,最早发现于肝细胞癌,并在肺癌、胃癌、结直肠癌等恶性肿瘤中出现异常的表达上调,但其与GBM之间的研究尚少,本实验通过体外细胞实验及构建小鼠异种移植模型,初步探究了lnc RNA HULC对GBM生长的作用机制,并将为后续更深入的研究及临床分子靶向治疗提供理论依据。目的初步探讨lnc RNA HULC对胶质母细胞瘤U87细胞株体内体外生长的作用机制。方法使用慢病毒侵染的方法获得胶质母细胞瘤U87细胞HULC过表达组(HULC-over)及其对照组(VEC)和沉默表达组(HULC-si RNA)及其对照组(NC)的稳转细胞株,并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uantitative real-tim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q RT-PCR)检测中各组稳转细胞中HULC表达水平。CCK8增殖实验和克隆形成实验检测U87细胞增殖能力。流式细胞学技术检测U87细胞凋亡能力。U87细胞种植小鼠脑内形成异种原位移植模型,并分为HULC-over组(n=10)和VEC组(n=10)及HULC-si RNA组(n=10)和NC组(n=10),观察各组小鼠生存期,磁共振灌注成像动态观察各组肿瘤的血管生成状态,瘤体行免疫组化检测Ki67并分析肿瘤细胞增殖状态。结果HULC-over组较VEC组HULC表达量显著升高,HULC-si RNA组较NC组HULC表达量显著降低(P均<0.01)。CCK8增殖实验显示HULC-over组较VEC组细胞增殖率显著升高;HULC-si RNA组较NC组细胞增殖率显著降低(第2、3、4天,P均<0.01)。细胞克隆实验显示VEC组和HULC-over组克隆形成率分别为(34.47±1.56)%和(95.4±2.74)%;NC组和HULC-si RNA组克隆形成率分别为(23.83±0.92)%和(10.23±0.61)%,过表达HULC克隆形成率升高,沉默表达HULC克隆形成率降低(P均<0.01)。细胞凋亡实验显示VEC组和HULC-over组早期凋亡率分别为(3.55±0.56)%和(0.09±0.01)%;NC组和HULC-si RNA组早期凋亡率分别为(2.89±0.67)%和(7.13±0.14)%,过表达HULC细胞早期凋亡率降低,沉默表达HULC细胞早期凋亡率升高(P<0.01)。小鼠生存期数据表明HULC-over组比VEC组存活时间更短,而HULC-si RNA组比NC组存活时间更长(P<0.05)。磁共振灌注加权成像可见各组肿瘤区域血容量、血流量、平均通过时间和达峰时间信号强度数值分别为411.30,1952.00,9.40和27.90;正常组织区域血容量、血流量、平均通过时间和达峰时间信号强度数值分别为45.90,422.20,6.20和28.40,可见肿瘤组织区域比正常组织血流更丰富,说明异种原位移植模型建立成功且肿瘤组织血管生成增多。与VEC组相比,Ki67蛋白在HULC-over组中表达上调;与NC组相比,Ki67蛋白在HULC-si RNA组中表达下调(P均<0.05)。结论本研究发现Lnc RNA HULC对胶质母细胞瘤U87细胞体内体外生长具有促进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