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前我国已开发油田的采收率平均只有约30%,意味着这些油田仍有大多数的地质储量尚未能开采。这些残留在地下的剩余油对于增加可采储量和提高采收率有着巨大的潜力。与此同时,随着注水开发的不断进行,地下油水分布日趋复杂,剩余油呈现整体分散、局部富集的势态,挖潜难度也随之增大。丘陵油田陵2区自投产至今历了20年的注水开发,已经步入特高含水开发阶段,石油产量持续递减。因此,对剩余油的量化研究便成为了该区实施二次开发和开发方案调整的首要任务。本文通过大量的文献调研,总结了影响水驱油藏剩余油富集与分布的各类因素。在充分认识陵2区地质研究基础以及开发概况的前提下,通过油藏数值模拟方法开展了该区剩余油的分布和量化研究。首先,根据数值模拟得到的剩余油饱和度分布结果进行剩余油分布规律分析,对其富集类型进行总结归类,据此揭示了影响该区剩余油富集与分布的主控因素。其次,利用数值模拟分层量化了剩余油储量在各砂层的分布。为了明确展示各砂层剩余油在局部的富集程度,采用剩余油可动用厚度的概念实现了剩余油的量化。最后,利用新建油井的生产数据对量化结果进行了定性的验证,证实了剩余油量化结果的准确性。依据影响陵2区剩余油富集与分布的主控因素,可以为该区的二次开发和开发方案调整提供技术支持。用可动用厚度对剩余油进行量化,提高了剩余油量化的精度和可靠性,为该区剩余油的进一步挖潜指明了方向。本文所开展的剩余油量化方法对指导开发生产具有重要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