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随着全球化背景下的景观同质化趋势日益严重,景观设计对地域性的探索不断加深,以及国家文化复兴战略的不断落实,如何在新时代背景下对传统文化进行理性继承、创造属于当代人的新乡土记忆成为了当代中国园林转型所面临的重要课题。景观意象论是一种反映中国文化思想和美学观念的当代中国风景园林理论体系,对中国本土景观建设的推陈出新以及文化性提升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景观意象为研究对象,通过比较法、文献归纳法、案例分析法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全球化背景下的景观同质化趋势日益严重,景观设计对地域性的探索不断加深,以及国家文化复兴战略的不断落实,如何在新时代背景下对传统文化进行理性继承、创造属于当代人的新乡土记忆成为了当代中国园林转型所面临的重要课题。景观意象论是一种反映中国文化思想和美学观念的当代中国风景园林理论体系,对中国本土景观建设的推陈出新以及文化性提升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景观意象为研究对象,通过比较法、文献归纳法、案例分析法、归纳总结法和实证研究等方法对意象的相关概念进行了界定和辨析;介绍了景观意象论的基本观点,分析了意象的形成与表达过程,梳理了意象的发展脉络,并对古典园林中意象的主要表达方式进行归纳总结;对当代景观意象论的应用方法进行归纳总结,并结合典型案例和实践项目进行验证。通过研究,本文得出以下结论:(1)中国传统“意象”是主体与客体统一、物质与精神的统一,与西方“意象派”与城市规划学理论中的“image”在含义上有本质性不同。(2)景观意象萌芽于史前的象征艺术,产生于魏晋,同时受到儒家思想的影响和门类艺术的深化。(3)古典园林中主要通过风水;象征;象形;以少代多、以小见大;人格化;点景;空间艺术手法的运用等方式进行意象表达。(4)景观意象论于当代仍有很强的适用性,主要的应用手法有:象征与隐喻;象形与转意;点景的运用;人格化意境的传达;意象符号的提炼;中国式空间与氛围的营造;历史、典故、传说的引用;地域性的提炼;风水学的科学运用;传统与当下的内在关联性探寻;多种感官设计的运用。(5)最后通过贵州民族文化大观园文化提升改造设计对景观意象论进行实证研究,验证了以上应用手法具有较强的实践价值。
其他文献
语文教学是以阅读为基础的,通过阅读的文本与学生的专业、职业活动以及社会生活等相关背景相结合,可以帮助学生夯实基础知识,发展应用语文的能力,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形成自己正确的情感体悟。因此,在阅读中除了让学生对文本的基础知识进行学习外,还有必要对语文阅读部分的教学方法进行更深入的研究。本研究以KGJX学校为研究对象,首先采用文献法对情境教学法在中职学校的应用情况进行研究;其次主要是用问卷调查法对KG
小学品德评价是学校道德教育活动的重要形式,对中小学德育工作的顺利开展发挥着重要的导向作用,同时也是学生道德发展道路上的重要环节。本文在对品德评价的理论问题做了相关梳理和分析的基础上,从评价标准、评价主体、评价方法、评价内容和评价结果五个维度出发,对X小学做了实证调查研究,采用问卷法和访谈法,对该小学的品德评价实践现状进行调查,为总结和论述小学品德评价中存在的问题提供依据。由于品德内涵及形成过程较为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医疗空间的发展,医疗模式从“生物医疗”逐渐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转型。在医疗环境中,门诊环境服务是患者接触最多的医疗服务,且与患者对环境的使用评价具有较高的相关度。但通过笔者对该环境服务进行实地调研后发现,此服务仍存在一些尚未跨越的问题。基于此,本文将通过收集患者对门诊环境服务的主观评价数据,进行探讨门诊环境的服务质量问题。首先,本文以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门诊环境为研究对象,对医
社会责任感是个体积极承担社会责任或帮助他人的一种比较稳定的心理品质,包括对社会责任的认知、情感和行为。内蒙古地区大学生是地区未来发展的主力军,其社会责任感水平的高低不仅直接影响着自身成长成才,对地区繁荣稳定、社会道德风尚建设也有十分重要的作用。特别是在新时代背景下,国际国内形势的变化对内蒙古地区大学生社会责任感提出了新的要求,立足新时代研究内蒙古地区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现状并提出相应的培育对策意义重大
2017年,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报告明确提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此后,习近平总书记在多个重要场合下强调要“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不仅是党和国家在新时期做好民族工作的主线,而且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基础之一。高校作为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的重要阵地,加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意义极为重大,不仅有利于深化新时代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而且有利于推动构建新时期高
原始生殖细胞(Primordial Germ Cells,PGCs)是配子的前体,精子和卵子的祖细胞,负责代与代之间传递遗传和表观遗传信息,确保物种的延续和生存,并且在发育生物学研究、物种保护以及养殖生产领域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鸟类的PGCs因为其独特的发育特点使其成为保护濒危动物和种质资源恢复的有力工具,然而由于体内分离的PGCs数量有限,诱导体系不成熟使其难以大量获取,限制了其应用。其中的关键
本实践报告以《日本語教育における学習の分析とデザイン》(节选)为例,用文本分析和语料库的研究方法,从顺应论的角度出发探讨教育类学术文本翻译的过程。本实践报告一共分为五个章节,序章部分主要介绍研究概况,具体包括问题的提出、研究问题、研究方法;第一章是本实践报告的先行研究;第二章是对翻译任务的说明;第三章从语言语境顺应和交际语境顺应两个方面对案例进行分析;结论部分是对本次实践报告的总结。研究发现,学术
研学旅行是一种有组织性的、以集体的方式,将研究性学习和旅行结合在一起的一种校外教育活动,是学校教育和校外教育衔接的创新形式,是教育教学的重要内容,是综合实践育人的有效途径。2013年,国家明确提出要逐步推行中小学研学旅行,鼓励学校组织学生进行寓教于游的课外实践活动,充分肯定研学旅行在教学中的地位。历史是一门人文学科,通过学习,学生不仅了解掌握相关学科理论知识,“以史为鉴”,还能在学习中培养分析问题
土壤是人类生产生活的重要载体,关系到人类文明的延续及经济社会的发展。农田土壤生态环境作为确保粮食生产安全的第一道防线,其重金属污染状况必须引起足够的重视。鹰潭市余江区是江西省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研究其农田土壤重金属污染状况对于保障粮食安全与人类健康有着深刻的现实意义,因此,本研究以余江区为对象,评价农田土壤重金属污染状况、探讨农田土壤重金属污染空间变异情况,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不确定性分析,为当地政府
口语交际是初中语文教学内容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在教材编写中有自己的特征。笔者以统编版初中语文教材中的口语交际编写特征为基础,以语文教师参考书的指导为依据,进行口语交际的教学定位。并通过课堂观察法和问卷调查法探究昆明市西山区初中口语交际教学现状,发现其一线教师在现阶段使用统编版教材时,存在一些口语交际教学问题。在此基础上,笔者结合统编版初中语文口语交际教材分析,选取昆明市西山区三所有代表性的中学,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