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研究将重点关注昆剧服饰的艺术特色,以及昆剧服装的穿戴规制与特点。论文从设计艺术学的角度出发,研究分析昆剧传统剧目中的典型人物服饰(款式、色彩、纹样、面料、工艺)。文章第二章主要分析了昆剧服饰的款式、色彩、纹样、面料、工艺五个设计要素,重点梳理分析了剧目人物服饰与各要素之间的关系,五个设计要素如何通过服装来表现剧目中的人物。第三章主要从昆剧人物行当的角度出发,首先研究分析行当与人物服饰之间的关系。其次是分析了昆剧人物行当划分的依据在服饰上是如何表现的,比如人物年龄、身份、性格、气质、人格、职业等都会体现在服饰的款式、色彩、纹样、面料、工艺五个设计要素上。第四章是昆剧传统剧目人物形象塑造的分析。如剧目人物的心情变化与服装色彩的变化关系,剧目人物境遇变化与服装款式的变化关系。分析了剧目人物服饰色彩的表现。第五章是分析了剧目服饰与舞台表现之间的关系,主要分析了服饰款式的可舞性,服装(款式、搭配、色彩及纹样、面料)的装饰性,服饰组合及搭配的程式性等。本文对传统昆剧剧目人物服饰的研究主要得出以下几个结论:一、昆剧传统服饰的款式、色彩、纹样、面料、工艺五个设计要素与剧目中的人物身份、性格、气质、性别、职位等相互关联。款式的复杂意味着人物有身份,色彩在服饰上有诸多褒贬的象征意义,包括政治等级、文化习俗、情境等。纹样的越繁复,标志职位越高。面料在服装表现上有助于演员表现人物内在情绪。工艺(刺绣)手法可以增强服装的厚重感,从而更好地表现人物形象。二、昆剧人物的分类形成了行当,行当人物的服装设计要素也有自身的特点。如文扮与武扮的人物在服装款式上有本质的区别,而在面料的使用上有共同点。同一个行当的人物,在整体服饰搭配方面会依据人物的个性而有所不同。身份的尊卑也是直接体现在服装的款式、色彩、面料、纹样、工艺上。三、在传统昆剧剧目中,人物服饰变化与传统剧目的情节变化有关系。昆剧传统剧目中,人物心情变化影响服装色彩的变化,人物境遇的改变影响服装款式的改变。四、昆剧服饰的舞台表现力主要有可舞性与装饰性,如“水袖”、“白裙打腰”的可舞性。色彩在服装上具有较强的装饰性,色彩表现直接关系到人物气质的舞台上的塑造。人物服饰的整体搭配也促进角色装扮的个性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