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草纲目》是明代医药学家李时珍所著,是本草学的伟大著作之一,其中有着丰富的食物本草的内容。李时珍勤求古训、博采诸家,参考了明代以前的本草学著作40部(其中涉及食物方面的专著或专篇近20部),并广泛参阅了古今医家书目227家、古今经史百家书目440家,在此基础上共收集食物本草数百种。针对这些食物本草,李氏将古代文献与个人见解相结合,从集解、辩疑、正误、修治、气味、附方等方面,多角度的评述每一味食物,其面之广、内容之全是其它本草书籍所不能及的。然而,目前尚未发现有人对这些食物资料进行系统地梳理、分析、论证和总结等工作。因此本课题充分收集这些食物资料,利用计算机技术把它们转换成为可以再次开发的数字化信息,并采用文献研究与数据库统计技术相结合的方法,对食物的应用规律进行探讨,希冀为现代保健事业发挥作用。论文分以下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为数据库的建立。主要介绍了运用计算机辅助分析的基础,即数据的处理与数据库的建立。第二部分为数据库的应用。重点介绍了已建成的“《本草纲目》食物数据库”的查询和统计功能。借助数据库,可从食物的名称、性味、保健功效,附方的剂型、主治症、保健功效等方面进行查询,实现食物信息的快速检索。第三部分为食物及附方的统计与分析。运用数据库统计得出的客观数据,从《本草纲目》所载食物的基本情况、应用情况以及附方情况等多个方面进行统计分析,进一步对食物的应用规律进行初步的探讨。本课题运用数据库技术,建成“《本草纲目》食物数据库”,可从食物的名称、性味、保健功效、附方的剂型、主治症、保健功效等多角度进行相关信息的查询,这些查询可为食物的研究提供诸多便利。尤其是将保健功效纳入查询中,既可拓展现代保健食品的研发思路,又可为之提供丰富的原料,这也是本数据库的特色之一。此还有助于挖掘《本草纲目》中诸多尚未被开发的食物或食疗配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