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中部地区包括山西、河南、安徽、湖北、湖南和江西六个省份。该地区承载着全国26.5%的人口,依靠全国10.7%的土地创造全国约21.6%的GDP,是我国人口大区、经济腹地和重要的市场,此外中部地区矿产资源丰富,在我国地域分工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自中部崛起相关政策出台以来,中部地区经济得到有效的发展,同时其二氧化碳排放状况也备受关注。走节能减排的低碳发展道路是中部地区协助全国履行减排承诺的需要,更是中部地区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首先,本文对中部地区1998年至2013年人口、能源消耗、经济发展和二氧化碳排放现状进行分析,发现中部地区城镇化人口不断加大,经济持续发展,能源消耗和二氧化碳排放总量都居高不下,并且逐年增长;二氧化碳排放增长速度远高于能源消耗和经济发展的增长速度。其次,本文根据1998年至2012年相关数据分析了中部地区人口、能源消耗、经济发展和二氧化碳排放量之间的关系,发现除湖南省和山西省外,其他省份基本上呈现出地区生产总值较高,能源消耗量也较高,随之而来碳排放量也高的趋势。通过分组比较研究,湖南省在能耗强度、碳强度等方面优于山西省。再次,本文采用LMDI分解法,构建中部地区碳排放增量的因素分解模型,对中部地区1998年至2012年人口规模、能源消耗结构和能耗强度、经济规模等因素对碳排放增量的驱动效应进行了定量分析。结果表明,经济规模效应和人口效应是碳排放的拉动因子,能源消耗结构效应和能耗强度效应是碳排放的抑制因子。由于各组别的实际情况不同,拉动因子和抑制因子作用力各不同,因而各组别的碳排放累计效应不同,对中部地区整体碳排放贡献各异。最后,本文根据以上研究结果,提出针对中部地区“调结构、精技术、强意识、树标杆、抓重点”的碳减排政策建议和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