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今报》新闻理念与操作现实的差异研究

来源 :河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mwq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04年9月1日,《东方今报》以“办百姓信赖的都市报”为核心办报理念出现在公众视野中,将读者定位在河南省县级市以上城市市民。创刊以来,始终坚持“从平民立场出发,以平民视角观察,用平民语言叙述,为平民民生服务,用平民新闻立报”,始终把百姓的衣食住行、喜怒哀乐作为关注的重点。该报力求符合时代的脉搏,张扬自己的个性,更时尚,更新锐。在新闻理念上,《东方今报》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崇尚人文关怀,立足城市生活,贴近市民百姓,从百姓关注角度关注社会,注重用新闻释放情感。这些凝练概括的新闻理念,包含着《东方今报》从业人员的理想,体现着他们的目标,体现着他们努力的方向。《东方今报》的成功运作,离不开每一个今报人付出的艰辛努力,也离不开他们确立的新闻理念的指引。《东方今报》的工作人员在践行新闻理念方面有不少可圈可点之处:第一,新闻平民化特征突显;第二,注重后续报道;第三,栏目设置贴近城市生活;第四,舆论引导贴近省情;第五注重整合报道,凝聚情感。然而,理念和现实总是很难统一,《东方今报》的新闻报道和栏目设置等诸多方面,也有背离创刊时所确立的新闻理念的地方:第一,缺乏人文关怀;第二,平民立场不够坚定;第三,内容同质化现象严重;第四,图文质量不高,忽视细节;第五,新闻报道呈现娱乐化倾向。《东方今报》新闻理念与操作现实差异的原因有诸多方面,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点:第一,从业人员思想认识不够;第二,从业人员工作能力有限;第三,报纸生存压力的束缚。这些方方面面的主客观原因影响了工作人员践行《东方今报》的新闻理念。对于如何更好地践行新闻理念,笔者提出了一些建议:第一,突出自身特色,利用和广电的联系,加强和广电的互动,还应注重策划,突出《东方今报》特有的面孔;第二,提高从业人员业务水平;第三,提高从业人员人文理念;第四,改变舆论监督薄弱的现状。
其他文献
大众传媒与社会冲突的关系可以从两个层面来进行分析,一个层面是,社会结构转型中,社会冲突对大众传媒的影响,即社会形态对传媒的影响;另一方面则是大众传媒在社会冲突的产生、发展
论文采用了当前国内符号学主流理论和方法,以《中国好声音》为研究对象,从符号分析、文本表意、表征路径三方面,将符号分析从语言学、广告学深化到电视传播领域,归纳出一种从符号
在中国现代化的进程中,很多城市片面追求物质文化和城镇化的急速发展,而忽略了发展背后的社会、文化等问题。一些城市在旧城改造中受到经济利益的驱动对城市大拆大建,直接导致了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