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厚板材料参数获取方法研究

来源 :湖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oboh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前,汽车轻量化要求日益迫切,新的加工工艺、新的轻量结构相继出现。在新的加工工艺中,柔性轧制技术发展迅速。所谓柔性轧制技术是指轧辊间隙可以实现实时控制的技术。这种技术可以制造出不同部位具有不同厚度的板料从而真正实现板料生产的定制化。变厚板(Tailor Rolled Blank,TRB)板料具有较多的优点,如:材料分布合理、材料性能没有突变以及可以实现私人定制等,但是也存在一定的问题。其中变厚板的材料参数获取方法一直是研究的热点。为了探究变厚板材料参数的获取方法,本文开展的研究工作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1)首先借鉴等厚板单向拉伸试验试样设计方法对变厚板单拉试验试样进行设计,并在此基础上针对变厚板变厚区特殊的几何形式,设计变厚板变厚区等截面积单拉试样,最后结合DIC(数字散斑相关性)试验,对比等截面积试样与传统试样在拉伸试验过程中的全场应变信息以及断裂位置信息。(2)利用变厚板等厚区尺寸相对较大的优势,截取变厚板等厚区单向拉伸试验试样,并进行单向拉伸试验得到不同厚度下材料的应力应变曲线,然后使用插值方法对各等厚区曲线进行插值进而得到过渡区不同厚度下的材料性能。另外,对不同厚度下的应力应变曲线提出统一的硬化模型,模型中包含与厚度信息相关的初始应变信息,使得不同厚度下的材料曲线能够使用统一的硬化模型进行表征,并对统一硬化模型中的参数进行优化。(3)针对变厚板存在的各向异性,提出一种材料参数反求方法,该方法主要包含显微压痕试验、有限元模型以及参数优化理论等。显微压痕试验过程中对三个不同表面的载荷侵入量曲线进行研究,三个表面分别为:沿轧制方向的平面、沿横向方向的平面以及厚度方向的平面,三个面上载荷侵入量曲线的不同说明了材料的各向异性。显微压痕试验有限元模型中主要研究边界条件、摩擦等对有限元模型的影响,参数优化理论主要研究多目标遗传算法、代理模型等内容。最后为验证本研究中反求方法的正确性,进行了伪试验以及单向拉伸试验验证,验证结果表明本研究中提出的方法具有良好的精度,具有一定的工程意义及应用价值。
其他文献
随着工程建设的发展,在丘陵、山地等地形起伏较大的地区密集出现了填方边坡。在高强度降雨条件下,这些边坡常发生滑坡变形等破坏。近年来的研究表明,降雨入渗时边坡的稳定性问题
围岩稳定性评价是引水隧洞勘察设计阶段的主要研究内容。以辽宁省观音阁水库输水工程引水隧洞为研究对象,通过对洞室区工程地质条件的深入研究,并且利用大量的野外实测和统计资料,分析了区域构造应力场特征。利用国标《工程岩体分级标准》GB50218-94分类和国际上通用的RMR分类和Q系统分类对大峪沟—三架岭段围岩进行了分类。通过三种分类结果的对比,最终按照GB50218-94分类结果对围岩分类。Ⅲ类围岩占3
Al2O3露点仪用于测量气体中微量的水分,其湿敏极限是常用湿度传感器的300至30万倍。主要用于辅助导弹与卫星制造,半导体行业的芯片封装,电力行业的SF6断路器检测,高空大气的分析,
CIMS技术在工业信息化进程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研究CIMS的核心技术CAD/CAPP/CAM集成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CAD/CAPP/CAM集成的最终目的是达到CAD、CAPP、CAM各模块内
随着油气勘探程度的不断提高,人们的注意力逐渐转向低幅度构造等隐蔽油气藏的勘探上来,低幅度构造油藏的研究日益受到重视。长期以来,鄂尔多斯盆地三叠系延长组的油气勘探主要是
火箭箭体结构各部段的静载、动载与疲劳试验是航天设计和研究中不可或缺的过程,电液伺服系统是这类试验过程中必不可少的加载设备。  本论文以应用于捆绑机构润滑试验系统的
安装作业臂的智能轮椅系统是一种新型的助老/助残机器人,它既可作为代步工具,还能辅助残障人士实现日常的操作任务,成为国际上广泛研究的助老助残机器人系统。本文将针对该类
机械设备的可靠性、运行效率和无故障时间对于实现安全运行、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和市场竞争力至关重要。采用先进的智能维护管理模式,利用预诊(Prognostics)技术和网络通讯手段,充分发挥信息化技术在机械设备维护管理中的作用,进而达到对重大设备和关键部件的运行状况进行实时性能评估及剩余寿命的动态预测,对实现机械设备关键部件的全生命周期智能管理,以及近零故障运行(Near-Zero-Downti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