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电子机械助力制动器适应了汽车电动化与智能化的发展趋势,它取消了真空源,代之以电机实现助力制动,规避了电动车上传统真空助力器真空源获取的问题。由于电子机械助力制动器可以通过控制电机电流来改变助力大小,因此在电动车制动能量回收的模式下,它可以调整助力大小以使踏板感与正常制动工况下踏板感相同。除此以外,利用电机实现助力制动的工作方式使得电子机械助力制动器具有主动制动的功能,并且当它和ESP配合工作时可以更快建压,满足了汽车智能化尤其是ACC与AEB对于制动系统的需求。依托吉林大学与某公司的横向项目“电子液压制动系统产学研”,对一款成熟的电子机械助力制动器进行了结构及功能分析,并根据分析结果展开如下研究:(1)比较真空助力器与电子机械助力制动器的结构与工作原理,定性地分析了真空助力器助力特性曲线的形成,并以此为依据构建了包括基础助力算法和永磁同步电机控制算法在内的电子机械助力制动器控制算法的框架。(2)橡胶反作用盘将助力器推杆的输入力和电机助力耦合起来共同作用在主缸推杆上,是影响输入力和输出力关系的核心部件。为了对标真空助力器的助力特性曲线,需要从橡胶反作用盘变形的角度定量地阐释助力特性曲线的形成,从而指导基础助力算法的开发。(3)作为整个控制算法的底层,永磁同步电机控制算法直接影响了电子机械助力制动器的控制效果,因此对永磁同步电机控制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包括SVPWM算法、MTPA控制算法以及弱磁控制算法,使得电机的实际转角跟随基础助力算法决策出的目标转角。(4)基于快速控制原型进行电子机械助力制动器控制算法的开发,分别验证了永磁同步电机控制算法和基础助力算法,也从侧面上验证了第二部分对于助力特性曲线形成的阐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