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海马结构参与到包括学习记忆在内的多种高级脑功能中,它主要包括CA1、CA2、CA3以及齿状回(dentate gyrus,DG)区。其中DG区是海马结构中信息输入的关键位置,能够对新信息给予处理以及编码,这在学习记忆过程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突触效应的长时程增强(long-term potentiation,LTP)是海马依赖性学习记忆的重要神经生理学基础,它的产生及维持需要谷氨酸(glutamate,Glu)能神经递质系统的参与。多巴胺(dopamine,DA)是脑内重要的神经递质,而海马主要接收来自于中脑多巴胺能神经元的投射,包括红核后部、黑质和腹侧被盖区等。文献报道,海马CA1区的DA及其D1受体参与调节各种海马依赖性学习记忆过程,以及LTP的产生与维持。虽然有研究表明,DG区有多巴胺能神经纤维的投射及D1受体的表达,但是,关于DG内DA及其D1受体在主动回避学习中的作用尚不明确。本实验在清醒大鼠,通过脑部微量透析和高效液相色谱技术观察海马DG区的细胞外液中DA含量在主动回避条件反射建立及消退过程中的变化;其次用脑部微量注射技术向海马DG区微量注射D1受体阻断剂SCH-23390,观察其对大鼠主动回避学习、以及此过程中的DG区Glu与突触传递效应的影响。主要结果如下:1.大鼠在主动回避学习过程中主动回避反应率逐渐增加,第5天达到主动回避条件反射建立水平,然后进行消退,第7天达到消退标准;主动回避条件反射建立的过程中,DG区DA含量逐渐增加,第5天达到训练前的547.58±60.88%,与第一天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且在消退过程中逐渐回降。未进行回避训练的对照组大鼠,DG区DA含量无显著变化。2.在主动回避学习过程中,每天训练前向DG区微量注射生理盐水的对照组大鼠,主动回避反应率逐渐增加,第5天达到主动回避条件反射建立水平,然后进行消退实验,第7天达到消退标准;海马DG区的Glu含量和场兴奋性突出后电位(field excitatory postsynaptic potential,fEPSP)幅值随着条件反射建立逐渐增加(第5天分别为第1天的217.00±30.93%和157.31±21.14%,均为P<0.05),之后随着反射的消退回降到训练前水平。3.每天训练前往DG区微量注射SCH-23390组的大鼠,在整个训练过程中都没有达到条件反射建立标准,即DG区微量注射SCH-23390可明显抑制大鼠主动回避学习,且DG区Glu含量和fEPSP幅值在学习过程中无明显变化。结论:大鼠海马DG内的DA通过激活D1受体促进主动回避学习,此作用可能与增加DG局部Glu水平和突触传递效应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