废黄河水下三角洲海底冲淤变化对建港的响应

来源 :中国海洋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nxt9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海底冲淤变化的最新动态将为邻近海岸工程及沿岸港口的建设提供重要的依据。废黄河三角洲自1855年黄河北归后一直处于侵蚀状态,在冲刷岸段建海洋工程必将产生更多的环境地质问题。至今,在废黄河三角洲突出部位已建成环抱式防波堤,防波堤的建成将导致废黄河水下三角洲海域形成新的海洋环境。研究防波堤建成后邻近海底新的冲淤变化规律将为防波堤稳定性分析、维护港口和航道的正常运营提供有力的数据支撑,同时对本地区的海洋灾害防治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利用防波堤建设前2007年和建成之后2012年的水深资料、多年断面水深资料分析了滨海港防波堤建设前后废黄河水下三角洲的海底冲淤变化。基于废黄河水下三角洲建堤前的水深地形、表层沉积物、建堤前后的水文气象等资料,利用mike21数模软件对防波堤建成前后废黄河水下三角洲的潮流、波浪以及泥沙输运进行了模拟,分析了防波堤建成前后潮流场、波浪场以及悬沙浓度的量值变化;通过建立废黄河水下三角洲海底冲淤模型探讨了防波堤建成后废黄河水下三角洲海底冲淤响应与变化机制。研究结果表明,防波堤建设之前废黄河水下三角洲侵蚀速率已明显趋缓,侵蚀主要发生在水深-6~14m的水下斜坡,-15m以深的海床已基本稳定。防波堤建成之一年之后其影响范围内废黄河水下三角洲海底总体呈现堤外冲刷、堤内淤积的变化。其中防波堤外侧最大冲刷深度约2.0m,分别位于堤头和堤根处,海床平均下蚀1.6m,原海底的凸起和凹陷被削平。防波堤内部由岸向防波堤凹入角出现了由冲刷到淤积的分布,冲刷深度约1.0m,最大淤积厚度约5.0m。潮流模型计算结果显示,防波堤建成之后,防波堤外大潮涨急时最大流速超过2.2m/s。堤外1 Okm范围内涨急、落急流速较防波堤建设之前增加了0.2m/s以上,其中北堤堤头附近流速增加最大,约0.8m/s;防波堤内水体运动受堤头漩涡的驱动以环流为主,流速小于0.3m/s。波浪模型计算结果显示:防波堤建成之后,防波堤外侧的堤根处有效波高增加0.2m;防波堤内有效波高小于0.4m,形成波影区。泥沙模型计算结果显示:防波堤建成之后,在潮流作用下悬沙向防波堤内产生了净输运,一个潮周期内指向堤内的单宽输沙量为8.5×103kg/m。海底冲淤模型计算结果显示:防波堤外侧堤根的浅水区侵蚀的主要动力是波浪,潮流起到输沙作用;在防波堤堤头处潮流是海底侵蚀的主要动力。在防波堤内部以淤积为主,每年的净淤积量为4×106m3,淤积的泥沙主要来源于外海泥沙的输入,进入防波堤内的泥沙主要淤积在北堤中部。在极端天气情况下,水下斜坡呈现上冲下淤的趋势,水深-6m以浅的浅滩最大冲刷1.5m,水深-6~10m的水下斜坡淤积0.5m。
其他文献
在分析钻爆法和TBM法开挖下围岩应力状态的基础上,基于锦屏二级水电站深埋隧洞微震监测数据,对比研究了钻爆法和TBM法开挖条件下深埋隧洞的微震特性及岩爆风险。结果表明:1钻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企业筹资环境发生了急剧变化,筹资活动面临的财务风险更加多样化和复杂化,本文分析了企业筹资风险的成因并对筹资风险控制提出了相应措施。
本论文从理论上对如何处理好甲供材料与设备的税务与会计处理进行了探讨,并从实际操作中进行案例分析。
随着科学发展观的倡导,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构建,政府绿色采购在解决当前日益严重的环境问题和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中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同时也为企业的发展创造了难得
目的:随着老龄化社会的进展,心血管疾病和骨关节病是中老年人最易发生的疾病。针对这一现象,在中年人群中开展有氧运动结合抗阻力量练习的方法,通过社区百姓健身房对中年人进
目的讨论脑室出血微创手术处理的方法及效果.方法对20例患者在尽早时间内行双侧侧脑室微创引流术,手术早期在脑室内注入大剂量尿激酶(15万U),术后第6小时冲洗并注入尿激酶(2
近代历史建筑是近代中国特殊时期多元文化的遗存和证据,本文以青岛近代历史建筑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历史建筑现状的了解和分析,阐述出其保护与再利用的意义和具体的手段。从建
奔驰 强强联合的首创者奔驰汽车,一个举世闻名的汽车品牌。它不但见证了汽车的诞生,更是人类汽车工业发展史上的传奇。如今,奔驰汽车公司已过百岁寿辰,发展成为拥有18万职工的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