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经济全球化迅速发展,世界经济正在发生一个根本性的变化。“国际竞争国内化、国内竞争国际化”已经成为中国企业发展的大趋势,尤其是IT领域。我们可喜地看到,很多国内企业在市场竞争的推动下,依据自身发展战略,已经开始了国际化道路,并取得了不俗的成绩。同时我们也应该清醒的认识到,中国企业国际化才刚刚起步,已经遇到了很多风险和问题,比如亏损严重、文化与制度差异、贸易壁垒等,这些都说明,中国企业国际化并不会一帆风顺,道路崎岖坎坷是必然的。在国际化的进程中,中国IT企业走在了最前列,其中有成功经验,更有失败的教训,这些经验教训急需要总结提炼,为后续更多的中国企业参与全球化竞争带来参考和启迪,因此,如何测度中国IT企业国际化是否成功是目前面临的一个新的课题。本文采取的是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研究方法,而定量研究是主体。定性研究主要目的是找出适合中国IT企业国际化测度的关键指标体系,这里的研究分为:文献追踪(第二章和第四章)、个人实践(第六章)、问卷调查(第五章)、案例研究(第六章)等,用于找出主要测度因素集。定量研究主要目的是确定中国IT企业国际化的因素并建立模型,这里的研究分为:案例测度分析(第五章)、主要测度变量的统计分析(第五章)、通过统计回归和检验得到最终的因素、建立新的8因素蛛网模型(第五章)、选择六个典型IT企业进行实证分析(第六章),以此来验证模型的有效性,并发现了不同的国际化路线,从而提出相关策略与建议。本文包含八个章节。第一章是导论部分,首先介绍了本文研究内容的宏观背景,介绍了中国企业国际化的基本状况,引出本文研究的问题以及研究内容的意义所在,向读者展示了研究思路和内容框架结构,然后介绍了本文的主要研究方法及创新点。第二章概述部分,介绍了国内外各学者在企业国际化方面的研究成果。首先,介绍了国际上发达国家学者关于企业国际化相关理论的研究成果,比如国际贸易的理论、国际产品生命周期理论等。其次,对发展中国家学者在相关企业国际化理论方面的研究成果,对阶段性发展理论等进行了详细的介绍与综述。最后,归纳总结了国内外研究结果,评述了国内外研究现状并做了比较,为本文后续的研究做好铺垫。第三章对全球企业国际化的发展历程进行了深入的研究。首先以三次科技革命为主线,对西方发达国家的企业国际化发展历程进行了探索与研究,对三次科技革命对企业国际化发展的影响状况进行了总结和评述。随后对中国企业的国际化历程进行了介绍,通过起步阶段、强化阶段以及高速发展阶段三个时期,展现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企业国际化发展的基本路径。第四章对现阶段国际上主要的企业国际化测量方法进行了介绍,同时对企业国际化测度方法的发展也进行了回顾,尤其是对n因素的蜘蛛网模型的阐述尤为详细,为后文中国IT企业国际化程度的测度奠定了理论基础。第五章对中国IT企业国际化影响因素进行了深入的实证分析。首先从宏观层面上分析了整体上中国企业国际化的影响因素,随后从微观层面上分析了中国IT企业国际化的影响要素。最终研究结果显示:来自内外部的8个因素对企业国际化产生了重要影响,无论是企业自身还是国家政府,在制定企业国际化经营的方针策略时,要综合考虑,全面评价这些因素的作用,使得制定的方针政策更加有效,建立并优化了新8因素的蛛网模型。第六章是案例分析部分,挑选了中国六家IT企业作为案例对其国际化发展状况进行了分析,并且在第四章和第五章内容的基础上,对各案例的国际化水平进行了测度,通过新n因素蛛网模型的计算,发现不同企业有着不同的国际化发展历程,有着差异化很大的国际化发展战略,进而国际化发展的结果也就差距很大。第七章是政策建议部分,根据上文研究内容将中国IT企业国际化历程中体现的问题进行归纳与总结,有条理的指出中国IT企业国际化过程面临的一些问题和不足,并从政府层面和企业层面给予了解决问题、推动企业国际化快速发展的政策建议和观点,为中国企业未来的国际化之路出谋划策。本文的主要创造性工作:(1)根据亲身经历企业在海外的经营管理、销售服务、人力资源管理等方面实战经验,从理论高度,选择了中国企业国际化程度最高的几个IT企业进行深度解剖,形成中国企业国际化要素调查问卷,并进行了调查分析;(2)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之上,对调查进行分析提出了新8因素蛛网模型;(3)精心选择了六家IT企业,采用新8因素蛛网评价模型进行实证分析,总结了中国IT企业国际化的三种路线及优劣势;(4)据此提出中方外派资源能力、海外本地化资源能力、研发能力这三个关键点,这三点决定了中国IT企业国际化程度的高低;(5)对政府政策建议外,着重提出了 IT企业制定战略规划、海外人才培养等7条具体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