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制造业作为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的基石,同时也是国家竞争力的重要体现,对于一个国家经济的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改革开放近四十年来,中国制造业的蓬勃发展有力地推动了中国经济的腾飞。然而,随着中国经济体量的不断增大,以及世界经济仍然疲软,复苏的步伐沉重而缓慢,这些对于中国经济的进一步发展都带来了极大的挑战。在经济发展进入新时期,中央政府提出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一重要的举措,对于调整经济结构、稳定经济增长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对此,现有文献多是从较为宏观的角度阐述这一改革对于中国经济的发展所带来的意义,较少有文献站在微观的角度考察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对于企业特别是制造业会带来怎样的影响。然而本文认为,这种宏观改革与微观企业相结合的研究是很有必要的。因此,本文通过结合“三去一降一补”中与制造业密切相关的改革任务,研究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对制造业企业价值带来的影响,为企业积极响应改革、政府大力推动改革提供了理论支持与实证依据。本文以制造业为研究对象,重点探讨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对制造业带来的影响。首先,本文对现有文献进行了梳理,然后通过对企业价值、资本结构、税负以及创新等相关基础理论的归纳,为本文奠定研究基础;其次,对中国制造业当前的发展现状、所面临的问题以及未来制造业的发展趋势进行分析;然后,分析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必要性以及改革对制造业的作用机理;之后,从理论上分析“去杠杆”、“降成本”与“补短板”对制造业企业价值的影响;最后,运用结构方程模型与双重差分模型进行实证研究,并得出本文的最终结论。通过理论分析与实证分析,本文得到如下结论:(1)企业杠杆水平的提高会直接降低企业价值,同时企业杠杆水平的提高会提高企业的实际税负、降低企业的创新投入,进而通过这两者因素的改变间接影响企业价值。(2)企业实际税负的提高会直接降低企业价值,同时企业的实际税负的提高会降低企业的创新投入,从而间接影响企业价值。(3)企业创新投入的提高会直接提高企业价值。(4)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对于高污染、高能耗行业有着显著的治理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