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BIM的桥梁虚拟施工技术应用研究——以澄浪桥为例

来源 :宁波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eishenmeme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我国建筑业总产值一直保持持续增长,建筑业的生产效率却并未呈现提高的态势。伴随着信息技术在全球范围内的推广和普及,其在农业、制造业等行业的应用大幅提高了这些行业的生产效率。而信息技术在我国建筑业的应用却未广泛展开。建设项目的施工阶段是按照一定的施工组织、进度计划、资源计划等安排完成施工任务,将设计图纸转换为工程实体的过程。传统施工过程中存在着许多问题,如工期拖延、效益低下、质量不高及各专业不协调等。在项目施工过程中,如何合理制定进度计划、分配施工资源、科学布置施工场地,并且精确掌握施工进程,从而缩短工期、提高质量、节约成本,是当前项目实施过程中亟需解决的问题。  BIM(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技术以三维数字技术为基础,集成建设项目全生命周期内所有信息的工程数据模型,实现项目建设过程中不同参与方、不同应用阶段、不同应用软件之间的信息集成与共享。借助BIM平台,项目各方能够及时对BIM模型中的信息进行保存、读取、更新以及修改,并用于项目建设各个阶段。BIM技术在施工阶段的应用将提高施工信息的利用率,为项目施工的各参与方在不同阶段的信息集成与共享提供平台,从而实现工程项目的集成化管理。  本文结合澄浪桥项目的施工过程,在BIM技术理论和相关软件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BIM技术的桥梁虚拟施工应用技术架构,在Autodesk Navisworks Manage软件平台上根据施工进展和需要分阶段创建施工可视化分析模型:首先建立碰撞检测子信息模型进行施工图深化设计;然后结合澄浪桥施工组织过程,建立4D施工过程优化子信息模型实现施工过程优化;再然后建立4D施工管理子信息模型,实现施工过程的可视化、动态化管理;并根据实际应用过程总结出基于BIM的桥梁虚拟施工技术的应用流程框架。  在此基础上,澄浪桥项目开发了基于Web的信息集成管理平台,实现施工过程信息、质量信息、监理信息等与BIM模型的有效整合,解决了分布式异构工程数据之间的一致性和全局共享问题;成功的实现了文档信息的“电子化”存储管理,并根据时间维度、空间维度和类别属性对施工信息进行分类管理,满足了不同参与方和职能部门不同层次和要求的信息使用需要。通过信息流转的增强,提高了信息管理的效率、力度和全面性,为协同管理及集成管理提供支撑。  澄浪桥实际应用成果表明基于BIM的虚拟施工技术的应用能够帮助减少甚至避免工程项目施工过程中存在的工期拖延、效益低下、质量不高及各专业不协调等问题,帮助提高施工技术水平和管理水平。
其他文献
连续梁桥是目前采用最多的桥型之一,它们之中,相当一部分为非规则梁桥。非规则梁桥的地震反应复杂,也相对较容易发生地震破坏,需要进行基于位移的简化抗震设计,来降低此类桥梁的地
学位
RCS混合结构作为一种性能优越的结构体系,受到工程界广泛的关注。为适应RCS混合结构在工程实践中的应用,在综述国内外RCS混合节点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新型RCS混合节点构
天津滨海新区地基土属于典型的滨海相—海陆交互相沉积的软土,而地震波的频谱特性是建筑工程结构抗震设计中的主要考虑因素。天津是环渤海大城市中唯一地处新生代沉降盆地内
随着经济建设的发展,地下空间的开发和利用越来越广泛。人们在利用地下空间的同时,在一定程度上破坏了原有岩土体的平衡状况,因此,地下工程的稳定问题是当今岩土工程研究领域的重
通过对隔板贯通式方钢管轻骨料混凝土柱-H型钢梁异型节点和隔板贯通式方钢管轻骨料混凝土柱-箱型梁+H型钢梁异型节点两个系列试件进行低周往复循环加载试验,研究了隔板折线(圆
帽型薄壁钢梁-轻骨料混凝土组合楼板是一种新型轻质组合楼板,能够较好地发挥轻骨料混凝土与冷弯薄壁型钢的材料优势。目前针对该组合楼板的相关研究较少,本文基于静载试验与数
氨氧化作用是活性污泥中生物氮循环的重要步骤,为污水处理的生物脱氮过程提供了重要前提。含amoA基因编码的氨单加氧酶(AMO)的氨氧化古菌(AOA)和氨氧化细菌(AOB)是驱动氨氧化的主要
色拉油加工废水具有水质波动大、含油脂量大、色度高、无毒害、难降解等特点,采用传统工艺难以有效处理。酵母菌对油脂表现出很强的吸附降解作用,酵母废水处理技术工艺结构紧凑
随着大型复杂建筑和城市高层建筑的大规模发展,以及人们环保意识的逐渐增强,静力压桩技术以其成本低、环境污染小等优点在我国尤其是南方地区得到了空前的发展和广泛应用。本
本文针对高速公路维护背景下的交通流,分别采用周期性边界条件和开放式边界条件建立了含施工作业区的双车道元胞自动机模型,通过数值模拟和理论分析,研究施工作业区交通流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