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自2004年第一个基于核酸适配体的药物Macugen被成功运用于临床治疗后,核酸适配体药物便有了一定的发展。然而,目前用于临床治疗的适配体药物只有少数几种,而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之一是适配体的构象稳定性差。适配体折叠能量是评估适配体构象稳定性的重要参数,但是目前测量适配体折叠能量的方法有限且存在一定的误差。除上述基于适配体的药物发展所面临的问题之外,基于适配体的生物传感器同样面临着一定的困难。由于通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2004年第一个基于核酸适配体的药物Macugen被成功运用于临床治疗后,核酸适配体药物便有了一定的发展。然而,目前用于临床治疗的适配体药物只有少数几种,而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之一是适配体的构象稳定性差。适配体折叠能量是评估适配体构象稳定性的重要参数,但是目前测量适配体折叠能量的方法有限且存在一定的误差。除上述基于适配体的药物发展所面临的问题之外,基于适配体的生物传感器同样面临着一定的困难。由于通过SELEX技术筛选获得的适配体具有特定的折叠构象且无法自发进行构象调控,所以使得基于适配体的生物传感器的检测范围有限。而目前调控适配体构象的方法存在缺陷,无法精确和可控的对其进行调控。造成上述两个问题的根本原因是缺乏有效的手段对适配体结构稳定性进行表征和优化。针对这一问题,本课题基于力化学偶联手段,从如何在平衡态下测量适配体折叠能量以及如何精确和可预测的调控适配体构象和亲和力这两个具体问题入手展开了研究,研究内容如下:1、用双链分子力钳测量适配体的折叠能量。本文提出了一种在平衡态下简单的测量适配体折叠能量的方法。首先,在平衡条件下用耦合在适配体两端的双链DNA“分子力钳”拉伸适配体。然后,用延时凝胶电泳测量约束DNA分子的总内能,并比较含有相同分子力钳的非结构化的随机单链DNA的内应力分子的折叠和展开行为,以推导出分子力钳的折叠能。利用上述方法测量出HD22凝血酶适配体的折叠能量为10.40 kJ/mol,与其他预测和估计值一致。此外,本文还测量了一个简单的发夹结构的折叠能量(9.05 kJ/mol),与DINAMelt软件预测值(9.24kJ/mol)一致。2、用双链分子力钳调控适配体亲和力。本文以相干长度小于50 nm的双链DNA分子力钳作为机械力来源调控HD22凝血酶适配体的亲和力。实验结果表明,通过调节双链DNA分子力钳的长度可以半连续的调节适配体与靶标的结合亲和力,使HD22凝血酶适配体的亲和力朝着减小的方向移动。另外,通过增加分子力钳两端单链长度和增加双链处缺口长度来释放弯曲DNA的机械应力,可以半连续调控适配体亲和力,使其亲和力朝着增加的方向移动。综上所述,分子力钳可以精确、可逆和可预测地调控适配体和靶标的结合亲和力,从而调控基于适配体的生物传感器的检测范围。该方法对基于适配体的生物传感器在生物医药和检测等领域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其他文献
O型密封圈作为汽车发动机上最常用的密封器件,在发动机的气密性方面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O型密封圈不仅密封性能好、安装使用方便,而且还具有结构简单、成本低廉等优点,其质量好坏也直接影响了发动机的正常工作。因此,如何保障O型密封圈的出厂质量是十分重要的。在我国目前有上千家O型密封圈生产厂家,但是大部分中小企业的生产厂家在对O型密封圈的质量检测还停留在人工检测上。当面临大规模的检测需求时,不仅耗时耗力,而
随着计算机技术、机器视觉、人工智能等新型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与创新,以视觉为代表的非接触式感知与测量技术手段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与研究。然而涉及到远距离大尺度空间的视觉测量相关的任务时,现有的主流视觉技术方案较难获得令人满意的结果。本课题面向诸如航行器位姿动态视觉测量与大尺度空间运动目标视觉跟踪测量等要求定量分析的应用场景,从几何的角度研究保障测量结果精度的部分基础性关键技术。针对高空间分辨率和大尺度测
随着基于导电复合材料的柔性触觉传感器不断发展,设计具有优良特性的柔性导电复合材料成为一个迫切的需求,具有高性能低成本等优势的碳纳米管填充导电复合材料因此受到广泛关注。碳纳米管填充导电复合材料的电学性能依赖于多项参数,在实验中难以精准高效控制。计算机建模与仿真技术能精确控制研究中各项参数变化,为研究材料特性提供低成本、高效的方法,被广泛应用于复合材料电学特性研究。本文采用计算机建模与仿真技术,基于碳
随着集成电路相关技术的快速发展,芯片功能越来越复杂,特征尺寸不断减小。在这样的前提下,对集成电路测试技术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为了保证测试质量,测试成本不断提高,测试难度也随之增大。传统的测试方法无法应对一些新出现的问题。为了解决传统测试中的诸多不足,集成电路的适应性测试方法应运而生。适应性测试指的是根据芯片制造、测试数据和统计数据的分析来改变测试条件、测试流程或测试内容,以求降低测试成本或提高测试
水是人类生命之源,水文研究和水资源管理对人类至关重要。合理利用水资源有利于人类的生活生产,其中探测水体分布有助于人类监测生态环境,保护水资源。国内外学者广泛开展了水体探测方法的研究,但仍然存在诸多挑战。全球导航卫星系统反射信号遥感技术(Global 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Reflectometry,GNSS-R)是一种新型的遥感探测技术,具有低成本、全天候、高时空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电子设备的供电问题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传统的电池体积大、续航能力差,已经无法满足需求。因此,国内外学者将目光放到了身边环境中的可再生能源上。其中,压电能量收集技术由于能量密度高、易于实现和体积小等优点被而被广泛应用。为了提高压电能量收集的效率,国内外学者提出了同步开关技术。同步开关技术对同步控制信号的精度要求较高,如果信号延迟较大,会造成较大的能量损耗。已有的基于同步开关技术
EAST装置放电过程中,面向等离子体部件的状态对实现装置高功率、高参数、长脉冲稳态运行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为了对放电过程中面向等离子体部件的状态进行实时监测,本文对EAST装置上使用的红外相机软件进行了二次开发,搭建了高速光纤网络来快速传输红外相机采集的数据。同时为了研究相应放电位型下偏滤器靶板的热负荷,基于红外相机测得的温度数据进行偏滤器靶板的三维热负荷程序开发,并进行了程序验证和初步的物理分析
基于计算机视觉的安全帽检测和身份识别一直是施工现场安全监控研究的重点。目前很多研究可以有效地识别没有佩戴安全帽的工人,但是对于工人的身份信息却很难确定。因此为了更有效的实施安全管理,本文提出了基于计算机视觉和深度学习的安全帽检测与身份识别的综合方法,对建筑工人进行安全帽检测的同时可以识别其身份。对于安全帽检测,本文采用基于YOLOV3的神经网络算法。数据集来源于公共数据集SHWD(Safety h
快速、准确的早期诊断对临床医学疾病的预防和治疗至关重要,以蛋白质、核酸、小分子等为代表的生物标志物作为药物研发靶点、疾病发病机理和预后的可衡量指标,已经被应用于早期疾病诊断和药物研发领域。CRISPR/Cas是细菌和古细菌中用于防御病毒感染的适应性免疫系统,其能够通过向导RNA(g RNA)引导Cas蛋白靶向特定的核酸序列。其中,Cas12a(Cpf1)是一种来自2类V-A型CRISPR/Cas系
声发射技术具有对损伤敏感、受几何构造影响小、探测距离远等优势,适用于土木工程结构的在线监测。利用声发射进行结构健康监测需要通过声发射信号的定量分析达到损伤识别、定位和评估的目的。声发射信号包含材料的动态微观损伤信息,不同损伤机理的信号通常具有不同的瞬时频率成分。本文针对声发射信号定量分析的需求,提出基于时频分析和深度学习的声发射信号分类方法。采用小波变换研究声发射信号的时频能量分布,然后建立卷积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