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五类HIV感染高危人群艾滋病知行分离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

来源 :山东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braspac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背景艾滋病,又称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cquired Immune Deficiency Syndrome,AIDS),是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HIV)引起的一种高致死性慢性传染病。人体感染HIV后,通常不会立即发病,需要经过较长潜伏期,这使得相当数量的HIV感染者短期内不易被发现。当前我国艾滋病疫情整体处于低流行水平,但由于男男性行为人群(Men who have sex with men,MSM)、女性性工作者(Female sex workers,FSW)、嫖客(Males who have casual sex with women,MCSW)、吸毒人群(Drug users,DU)、单阳家庭阴性配偶(Seronegative partners among HIV serodiscordant couples,SNP)等艾滋病感染高危人群的艾滋病防控意识淡薄以及人群特殊性,在高危人群中艾滋病疫情仍较为严重。随着艾滋病防治工作的开展,我国高危人群的艾滋病知识知晓率日益提高,但高危人群中HIV感染率居高不下,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知行分离”,即对艾滋病的传播途径、感染方式、无保护性行为的危害等知识充分了解,但在发生性行为时却与认知相悖。分析高危人群知行分离的影响因素,探索、创新干预模式,推进艾滋病暴露前后预防工作,是遏制HIV在高危人群中传播的重要举措。研究目的本研究的目的是通过对MSM、FSW、MCSW、DU、SNP五类HIV感染高危人群进行问卷调查,了解五类HIV感染高危人群安全套使用认知正确者的艾滋病基本知识知晓情况、性行为情况以及安全套使用知行分离现状,分析导致五类HIV感染高危人群安全套使用知行分离的影响因素,探索采取更具有针对性的措施开展艾滋病防治工作,降低安全套使用知行分离水平。研究方法在中国十座城市采取方便抽样的方式分别对MSM、FSW、MCSW、DU、SNP人群开展横断面调查,同时使用电子和纸质调查问卷收集信息。整理所有问卷、剔除无效问卷后,将能正确回答“正确使用安全套可以减少艾滋病的传播吗”或“坚持正确使用安全套可以减少感染和传播艾滋病的风险吗”的调查对象纳入研究。使用SPSS 26.0对纳入研究的调查对象的人口学特征、艾滋病知识知晓与HIV相关服务利用情况、行为信息等进行统计分析,对五类高危人群安全套使用认知正确者的人口学特征等进行χ2检验。以安全套使用知行分离情况为因变量,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进行单因素分析,将单因素分析结果中P<0.1的因素纳入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计算OR(95%CI),检验水准 α=0.05。研究结果1.人口学特征401例MSM安全套使用认知正确,86.5%在40岁以内,71.6%在本地居住时间>2年,87.5%学历为高中及以上,40.6%月收入≤3000元,其中有100名(24.9%)学生。371例FSW安全套使用认知正确,50.4%年龄≥40岁,65.5%在本地居住时间≤2年,77.9%学历为初中及以下,69.5%月收入≤3000元。346例MCSW安全套使用认知正确,89.6%年龄在40岁以内,78.3%在本地居住时间>2年,87.0%学历为高中及以上,43.4%月收入>5000元。319例DU安全套使用认知正确,63.8%为男性,66.1%年龄在40岁以内,87.1%在本地居住时间>2年,79.2%学历为高中及以上,57.1%月收入≤3000元,其中有46名(14.6%)为学生。378例SNP安全套使用认知正确,64.0%为女性,59.0%年龄≥40岁,92.5%在本地居住时间>2年,51.2%学历为初中及以下,71.7%月收入≤3000元。2.艾滋病知识及HIV相关服务五类高危人群安全套使用认知正确者艾滋病知识知晓率为87.4%,其中MSM、FSW、MCSW、DU、SNP安全套使用认知正确者艾滋病知识知晓率分别为85.3%、88.4%、90.1%、72.7%、98.4%,五类HIV感染高危人群安全套使用认知正确者艾滋病知识知晓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7.952,P<0.001)。五类高危人群安全套使用认知正确者HIV相关服务接受率为81.2%,其中MSM、FSW、MCSW、DU、SNP安全套使用认知正确者HIV相关服务接受率分别为80.5%、88.9%、62.6%、88.7%、85.1%,五类HIV感染高危人群安全套使用认知正确者HIV相关服务接受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8.535,P<0.001)。3.行为特征、饮酒、性病史及HIV检测情况MSM安全套使用认知正确者中,63.3%性取向为同性恋,71.8%近六个月与同性发生过肛交性行为,67.4%近六个月同性性伴数≤2,75.7%近一周同性肛交性行为次数<2,65.6%近三个月内饮酒频率≤2次,20人(5.0%)近一年患过性病,71.3%近一年内进行过HIV检测。FSW安全套使用认知正确者中,33.4%从事这项工作时间>1年,66.8%一周接待客人数<7人,41.0%在高档场所寻找客人。73.4%近三个月内饮酒频率≤2次,18人(4.9%)近一年被诊断为性病患者,78.2%近一年内进行过HIV检测。MCSW安全套使用认知正确者中,61.0%近一年同时有商业性伴和非商业临时性伴,62.1%近一年商业性伴数≤3人,81.0%近一年非商业临时性伴数≤3人,52.3%近一年平均每次商业性行为花费≥301元。64.2%过去一年饮酒频率≥1-3次/月,68人(19.7%)近一年被诊断为性病患者,34.4%近一年进行过HIV检测。DU安全套使用认知正确者中,71.4%使用新型毒品,85.3%以非注射方式使用毒品。52.1%近1年使用毒品后发生性行为,其中35.4%近1年使用毒品后与多人发生性行为。58.0%近三个月内饮酒频率≤2次,25人(8.0%)近一年患过性病,57.3%近一年内进行过HIV检测。SNP安全套使用认知正确者中,58.2%与感染艾滋病的配偶/同居者有性生活,其中48.2%与配偶/同居者性行为频次减少,50.0%近一年与配偶/同居者性行为频次<1次/周。67.1%近三个月内未饮酒,83.7%近一年内进行过HIV检测。4.知行分离影响因素分析MSM、FSW、MCSW、DU、SNP安全套使用知行分离比例分别为35.3%、50.8%、71.7%、80.5%、12.9%,五类HIV感染高危人群安全套使用知行分离比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77.316,P<0.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显示,在MSM人群中,近六个月同性性伴数>2(OR:2.553,95%CI:1.404-4.646)、目前有固定性伴(OR:5.696,95%CI:3.005-10.800)、近 6 个月与异性发生性行为(OR:6.132,95%CI:2.926-12.850)者更可能发生安全套使用知行分离。在FSW人群中,户籍所在地为外省或者外籍(OR:0.098,95%CI:0.036-0.268)、接.受同伴教育(OR:0.352,95%CI:0.200-0.618)者发生安全套使用知行分离的可能性低。婚姻状况为同居/在婚(OR:3.955,95%CI:1.912-8.180)、从事这项工作时间>1年(OR:3.413,95%CI:1.753-6.643)、过去三个月饮酒频率≥ 1 次/周(OR:4.325,95%CI:1.772-10.553)者更可能发生安全套使用知行分离。MCSW人群中,同居/在婚(OR:2.875,95%CI:1.510-5.474)、最近一年商业性伴数>3 人(OR:3.169,95%CI:1.536-6.539)、近一年饮酒频率≥ 1 次/周(OR:11.968,95%CI:3.590-39.903)、近一年被诊断为性病(OR:5.246,95%CI:1.654-16.640)者更可能发生安全套使用知行分离。最近一年平均每次商业性行为花费≥301元(OR:0.149,95%CI:0.036-0.625)者发生安全套使用知行分离的可能性低。DU人群中,户籍为本省其他城市(OR:0.399,95%CI:0.179-0.893)、近三个月饮酒1次或2次(OR:0.340,95%CI:0.124-0.933)者发生安全套使用知行分离的可能性低。SNP人群中,近一年与配偶/同居者性行为频次≥1次/周(OR:4.092,95%CI:1.313-12.751)者更可能发生过安全套使用知行分离。女性(OR:0.252,95%CI:0.089-0.715)、本地居住时间>2年(OR:0.103,95%CI:0.026-0.409)、配偶/同居者服药时间>6个月(OR:0.260,95%CI:0.070-0.962)者发生安全套使用知行分离的可能性低。结论与建议1.MSM安全套使用认知正确者与异性发生性行为时每次都使用安全套的频率远低于其与同性发生性行为时坚持使用安全套的频率,在MSM人群中推广安全套使用时,应当关注该群体的异性性行为。2.FSW、MCSW安全套使用认知正确者与配偶/男(女)发生性行为时每次都使用安全套的频率低于其与客人/临时性伴发生性行为时坚持使用安全套的频率,研究也发现同居/在婚的FSW和MCSW更容易发生安全套使用知行分离。因此,在FSW和MCSW人群进行艾滋病知识宣传教育时,应当强调HIV在配偶间的传播风险,着重提高其保护配偶/男(女)友的意识,增加安全套使用频率。同时,考虑到FSW与MCSW人群密切相关且大都存在商业性行为以外的临时性伴或固定性伴,应当采取FSW和MCSW双向干预措施,提高干预效果。3.饮酒频率与FSW、MCSW、DU人群的安全套使用知行分离有关,应当将饮酒行为干预与艾滋病预防工作相结合,推广正确使用安全套,降低安全套使用知行分离水平。4.与FSW安全套使用认知正确者相比,本研究中MCSW群体具有年轻化、高学历、高收入、低流动性等特点,但该群体HIV相关服务接受率低、安全套使用知行分离比例较高,其可能是艾滋病防控工作的薄弱环节。因此探索针对MCSW群体的艾滋病知识与疾病危险性宣传教育更加紧迫,针对该群体的干预可以采取基于酒店、酒吧、歌舞厅、会所等中高档娱乐场所的艾滋病预防干预措施。5.五类HIV感染高危人群安全套使用知行分离比例不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在艾滋病防控工作中,应当针对五类HIV感染高危人群安全套使用知行分离的影响因素,结合各人群人口学和行为学特征,提高艾滋病知识宣传教育和HIV相关服务干预的普及性和针对性,突出易感染艾滋病的危险行为人群和重点人群。利用互联网、移动应用程序等,创新HIV防控服务的提供方式,推广安全套使用,以减少安全套使用知行分离。
其他文献
研究背景A型血友病(Hemophilia A,HA)是一种以凝血因子Ⅷ缺乏或合成障碍为临床表现X染色体连锁的隐性遗传性出血性疾病,占血友病群体的85%。临床多表现为关节出血,反复关节出血会造成关节畸形甚至残疾,极大影响HA患者的生命质量。有效可靠的健康效用值测量是进行卫生经济学评价和卫生技术评估的关键和基础,直接影响卫生决策。目前国内关于HA患者健康效用值测量的研究较少。研究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与比
高校学生干部是高校开展育人工作以及学生进行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中坚力量,也是保证学生教育管理工作顺利开展的重要参与者。但当前不少高校“00后”学生干部却存有任职消极心理。文章基于“三全育人”视角,对高校“00后”学生干部任职消极心理的主要表现、产生原因、应对策略进行分析,旨在为高校学生干部队伍的有效建设以及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有序开展提供参考。
神经科学是一项探究心理现象背后神经活动及相关神经条件的还原事业,对心理状态和过程进行神经科学和脑科学层面的解释,尝试将宏观的心理活动和状态还原为微观的神经活动和状态。然而,在神经科学内部存在两种不同的还原进路,即无情还原与机械还原。无情还原论者关注细胞和分子过程的神经活动,而机械还原论者则关注结构和系统的神经机制。通过对无情还原论与机械还原论进行比较分析,我们认为二者既存在对立的局面,也存在互补的
目前在进行道路桥梁工程施工时多会利用预应力技术,通过利用预应力技术来提升道路桥梁工程整体建设水平。预应力技术是当工程承受力不足时利用预应力将一个反方向的作用力施加给工程结构,这样当受到相应的承受力后可以将这个力抵消,从而提升道路桥梁工程承压能力。这样就要求道路桥梁工程管理人员与工程师应全面了解采用预应力进行施工的要点并根据道路桥梁工程实际情况做好施工前期准备工作。同时道路桥梁工程管理人员还应对预应
目的:探讨通心络胶囊联合美托洛尔和卡托普利对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患者血清炎性因子和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方法:117例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两组患者给予常规治疗,对照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口服美托洛尔和卡托普利。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再口服通心络胶囊,两组疗程均为4周。分别于治疗前后检测两组患者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白细胞介素(IL-6
随着特长大断面隧道沥青路面施工工作面与洞口距离的增加,工作面的空气流通速度与能见度会逐步下降,不良的通风会影响施工作业人员的身体健康和施工设备工作性能,而不良的照明会影响施工效率与作业安全。对此,文章以惠清高速公路项目单洞长度超过4 km的南昆山隧道工程为研究背景,通过开展通风技术设计及照明技术设计,确定施工现场通风与照明布设的具体情况,并通过现场试验验证了其技术的可行性,研究成果可为类似特长大断
在全新的新课程背景下,小学英语教学目标呈现出更加多元化的特点,为了达成教学目标,促进小学生英语核心素养的提升,小学英语教师就要积极跳出现有的“舒适圈”,从整体上设计教学目标,促进小学生更加系统、全面地进行英语学习。目前国内众多学校开始意识到小学英语单元整体教学设计的重要性,并且在实践过程中逐步落实,然而受各方面原因的影响,部分小学英语单元整体教学还存在着一些问题,不利于提升小学英语的实际教学效果。
<正>1.我的过去一片朦胧1995年秋,马骅独自在西湖边闲逛,本来约好的某诗人一直未露面。他从白堤逛到岳王庙,在附近的书店买了本书用以打发时间。这本书就是莫迪亚诺(Patrick Modiano)的《寻我记》,1它更为人熟知的译名是《暗店街》。那天下午,他在西湖边读完通篇,如同坠入梦魇。他把阅读的感受记录在文章《青春:我所读过的书》里:"失去早年的记忆这个情节绝对可以写一部非常传奇和引人入胜的故事
期刊
历史教科书是历史教学的核心教材,它是教与学的媒介,是师生达成历史学科教育目标的工具。在新课程标准指导下的统编版普通高中历史教科的编写发生了较大的调整,为了能够使高中历史教师更能适应新教科书的变化使用好教科书,本文将以统编版普通高中历史教科书在编写上发生较大调整的“抗日战争”内容为切入点,通过与以往实验版教科书中使用较多的岳麓版和人教版高中历史教科书进行比较分析,为高中历史教师用好新教材,更好的服务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迅猛发展,供应链管理能力已经成为企业一种重要的战略竞争资源,而优质供应商的选择则是供应链管理的核心部分。供应链始于向供应商采购原材料和部件,通常其采购成本占核心企业销售成本的50%或以上,在传统采购管理模式中,供应商与用户多为交易型的合作关系;而在新型供应链环境下,更多的是需要考虑整体的协同与紧密合作,在价值链上寻求一种多赢互惠的模式,谋求实现提升整体核心竞争力的目标,在供应商链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