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目前存在着较为严重的水资源短缺和水体污染问题,且在排放的污水中有一部分未达到处理标准含有一定量的污染物,使得受纳水体受到污染,进一步加重了我国的水体污染问题。混凝过程是水污染控制和水净化过程中非常重要的单元操作。混凝过程的主要作用是通过化学药剂使水中的稳定的微小污染物进入脱稳状态,凝聚成絮体,加速沉降以便于分离,而混凝过程所使用的絮凝剂又是整个混凝过程的重中之重,对混凝效果起着关键影响。本文以工业水玻璃、硫酸铝、硫酸铁、浓硫酸以及NaOH为原料,利用共聚法制备聚硅酸铝铁絮凝剂(PSAF),考察了Al/Fe/Si摩尔比、熟化时间、碱化度以及水样pH等因素对PSAF絮凝性能的影响。红外光谱和XRD的测试结果表明聚硅酸铝铁中聚硅酸与Al(III)、Fe(III)以及铝铁的水解产物之间存在一定的络合作用,这种络合作用受Al/Fe/Si摩尔比和产品碱化度的影响较大;利用Ferron逐时络合比色对PSAF中Al3+、Fe3+离子的聚合特点进行探究,并且络合比色的结果表明PSAF中Al(III)、Fe(III)不同水解形态的分布情况受碱化度和熟化时间的影响较大。通过pH驰豫试验了解PSAF絮凝剂中Al3+、Fe3+离子的水解-聚合-沉淀过程,对这一过程中生成的不同形态、不同聚合度的产物进行研究。实验过程中以自制模拟水样和大庆某水源地水作为实验对象,进行絮凝实验,以探究不同制备参数对聚硅酸铝铁的絮凝性能的影响。与PASS、PAC、PSF这三种常规絮凝剂的絮凝效果进行对比,发现PSAF絮凝剂对水中的浊度、色度、CODMn、UV254等均具有较好的处理效果,且对水体pH的适应范围较广。对聚硅酸铝铁的絮凝机理进行分析,认为聚硅酸铝铁絮凝剂主要是通过吸附架桥以及吸附电中和能力对水中胶体粒子进行絮凝,实现对水体的净化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