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生物医药产业作为我国重点扶持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具有产品研发过程耗资大、研发周期长、成功率低的特点。一个全新的创新药品的成功研发,需要经历临床前研究、临床前试验、取得监管机构批准及实现商业化的过程,并将取决于众多因素。因此,生物医药产业的科研导向型及创新研发占据重要地位的特性使得生物医药企业的运营具有极大的不确定性和风险性。生物医药产业的高质量发展是政府、企业和资本等主体多方面共同作用的结果,在日趋激烈的产业竞争环境下,唯有机制体制不断创新、发展模式不断升级变革才能实现生物医药产业的高质量、突破性发展,才能使生物医药产业成为我国经济发展强有力的动力来源。在生物医药企业的发展过程中,政府也扮演着极为重要的角色。政府通过财政补贴和税收优惠等产业政策为生物医药企业的发展缓解资金问题、提供创新动力,从而鼓励生物医药企业快速发展壮大以及引导生物医药行业良性循环发展。目前,生物医药领域的创新正由少数大企业驱动转变为大量中小创新型企业的协同。少数的头部生物医药大型企业以及大量的生物医药中小型企业共同促进生物医药产业的升级发展。本文通过实证研究定量分析生物医药财税政策对于生物医药上市企业价值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政府运用财税政策帮助生物医药产业良性升级发展的相关建议。本文以2013年至2018年的68家沪深股市生物医药上市企业为样本,通过对财政补贴和税收优惠与生物医药企业价值之间关系的实证研究,发现财政补贴和滞后一期的税收优惠显著地对生物医药上市企业价值具有正向影响,并且税收优惠对企业价值的影响较财政补贴更为显著。其中,生物医药上市企业的财政补贴每增加一个单位,企业价值将会上升0.0967个单位。而上一期的实际税率每下降一个单位,本期的企业价值将会上升1.7818个单位。这符合财政政策作为事前激励反应速度较快,而税收优惠政策作为事后激励从长期来看具有较好效果的特点。此外,本文在实证研究得出的结论基础上为财政补贴和税收优惠两类政府补助政策的使用方式提出建议,并为提高生物医药财税政策的实施效果提出了政府应当利用财税政策对生物医药企业良性健康干预;对生物医药产业进行良性扶持引导时,区分成熟期的生物医药头部企业及成长期的中小企业使用财税政策时有所侧重;加强生物医药企业自身建设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