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准灌溉条件下种植方式对作物耗水规律的影响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zayy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试验于2002-2004 年在中国科学院禹城生态试验站和山东农业大学试验田完成,通过对冬小麦-夏玉米两熟、秸秆覆盖、沟播、垄作和“20+40”畦播五种种植方式的土壤水分状况变化特点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分析,研究了精准灌溉条件下种植方式对作物耗水规律的影响,旨在寻找适合精准灌溉的种植方式,结果如下: 1 种植方式对土壤水分及作物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不同种植方式下,灌水处理间的表土层土壤水分变化幅度均较大,且随土壤层次增深,其变化幅度越来越少。在禹城综合试验站的试验表明,在不同土壤深度的水分变化趋势一般呈倒“S”型变化,即土壤表层是低,中间高一段,深层再低一段,更深层再升高。其中,冬小麦-夏玉米一年两熟土壤水分在20cm 和110cm 处各有一个拐点,秸秆覆盖在20cm 和100cm 处。而在山东农业大学南校区试验地的研究表明,在不同深度的土壤水分变化趋势一般随土壤层次增深而增加。灌溉均能够暂时改变土壤水分状况,但不能改变土壤贮水量的下降趋势。冬小麦的根系耗水层次要较夏玉米深,但主要根系耗水层次还是集中在0-100cm。作物耗水量一般均是受灌水量的增加而显著增加,灌水量差异对作物耗水量的影响要大于原有土壤水分差异,但在降雨量较多的年份,灌水量间的差异也会被削弱。在灌溉处理间,不灌水处理的作物水分利用效率(WUE)一般是最高的,但产量水平不高,因此,从确保较高的产量和WUE 角度出发,这五种种植方式下均说明灌二水较经济。2 精准灌溉条件下田间生态环境变化特点冬小麦田群体内的温度日变化随时间呈倒“U”型变化,在14:00时达到最高。种植方式对群体内温度的影响较少,但灌溉对群体内温度影响较大,在不灌水处理中,温度出现明显的层次性:从底层到上层依次升高,而灌溉改变了这种层次性,促使群体内温度各层次间的温度差异变小。
其他文献
意大利著名儿童教育家蒙台梭利的儿童教育观对幼儿教育的影响极其深远。她发现了儿童成长的秘密,揭示了"敏感期"的概念,同时提出诸多幼儿教育建议。本文主要谈谈其儿童教育观
“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入决胜阶段之际,这次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讲话精神,深刻分析农业农村发展面临
通过问卷调查法和访谈法在四川16个地区抽取499名保教人员进行儿童急救知识掌握情况调查,结果显示:1、四川保教人员对儿童急救知识平均回答正确率为51.6%,儿童急救知识掌握情
<正> 石油有天然石油和人造石油两种。天然石油是由地下面石油矿中开采出来的黑色液体;人造石油是由油母页岩和煤等物质中,提炼出来的液体。石油主要由复杂的碳氢化合物的混
在1984年至2010年涉及内地女性形象的香港电影中,内地女性形象在香港电影中大致经历了"他者化想象"、"迎合与反思"、"天使化的美丽符码"三个阶段,并向多元化发展演变。然而"
进行了不同覆膜方式对烤烟产质量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采用覆膜处理均不同程度提高了烟株的农艺性状、烟叶外观质量、烟叶产量、产值和上中等烟比例。
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重要内容就是要不断探索和创新实现人民当家作主的各种途径。发展党内民主,正是为了党在执政过程中,
轨道交通是城市交通动脉的咽喉,它的运营状态的好坏直接关乎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作为中国首座跨座单轨交通,对重庆轨道交通2号线技术状态的评估、预测及养护方法的研究对于
针对某公司生产的QC11Y30×15000型剪板机工作效率低、系统压力响应慢等问题,推导了插装式电磁溢流阀的数学模型,分析其相关参数对系统压力响应的影响。建立AMESim仿真模型,
主要描述了插装式电磁溢流阀的结构及开启特性 ,并提出了解决插装阀液控系统的一些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