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改革开放近40年以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城镇化也取得了显而易见的成就。当前,我国已经迈入了城镇化快速发展的阶段,中部地区城镇化也随着“中部崛起”战略的实施,进入了快速发展的阶段。然而,与全国平均水平相比还存在一定的差距,仍长期滞后于全国平均水平及东部地区和东北地区。中部地区在城镇化进程中也存在着一系列问题亟需解决。2014年《国家新型城镇化发展规划(2014-2020年)》出台以后,中部各省也相继推出符合本省发展的新型城镇化发展规划,为中部地区未来新型城镇化发展建设指明了方向。本文主要以中部地区的城镇化为研究对象。文章第一部分为绪论,阐述了本文的选题背景、意义、研究方法和国内外相关文献的阅读研究综述。第二部分为本文研究基础,主要包括相关概念的辨析,以人口迁移理论、城镇化理论和新型城镇化理论等作为本文理论依据,然后通过查阅相关资料来阐述中部地区人口和经济社会的发展现状。第三部分主要阐述了中部地区城镇化自1978年以来的发展及趋势,同时又通过对省际之间和全国各个地区之间的比较,得出5类特征,包括中部地区人口城镇化提升速度近年加快、城镇化水平相对全国较长期滞后于全国平均水平、城镇化质量过低于城镇化水平、省际人口城镇化水平差异不显著、人口流动以净流出到东部地区为主。第四部分主要根据前文研究,分析总结了中部地区人口城镇化进程中存在的一系列问题及原因所在,如人口城镇化质量较低、人口城镇化过程受户籍制度制约、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相对滞后、土地城镇化快于人口城镇化、城镇体系不完善等。第五部分主要为结论以及针对中部地区新型镇化建设进程中存在的若干问题,提出适当的解决途径和建议。由于中部地区地理位置的特殊性,再加上人口基数相对较大,经济发展相对落后。在推进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应依据地区优势,因地制宜,合理规划,坚持“以人为本”,有效保护传统地域文化要素,发展具有明显地域特色的城镇,促进旅游业的发展;加快发展城市群,加强城市群内部城市和城市群之间的联系;加快粗放型产业发展模式向集约型转变,大力扶持中小企业和乡镇企业,招商引资,吸引人才;加快户籍制度改革和完善,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等,从而提高人口城镇化质量,促进中部地区经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