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埋地下厂房爆破开挖边墙保护层厚度优选

来源 :武汉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mlazy6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大型深埋地下厂房洞室群建设是我国西南丰富水能资源开发的关键,大型地下厂房往往存在大跨度、大埋深、高边墙以及结构复杂等特点,在开挖过程中会产生围岩变形和应力集中现象,甚至可能出现岩爆、围岩损伤开裂及突发大变形等变形破坏现象。目前,水电站地下厂房通常采用分层分部开挖,其中应用最为广泛的是预留边墙保护层的开挖程序。鉴于地下洞室开挖过程中围岩变形与稳定控制的要求越来越高,地下厂房合理的边墙保护层厚度的选择至关重要,但现有的边墙保护层厚度设计主要还是采用经验法。因此,有必要对复杂条件下地下厂房边墙预留保护层厚度的确定和优选展开深入研究。本文针对水电站大型地下厂房开挖,考虑开挖过程中爆炸荷载与开挖瞬态卸载的耦合作用,建立了厂房爆破开挖的计算模型,研究了不同保护层厚度的开挖方案对地下厂房爆破开挖效果的影响,并对不同初始应力条件下不同开挖方案对围岩扰动的影响规律进行了研究,对于地下厂房开挖过程中开挖程序的选择和优化具有一定意义。首先,对当前水电站地下厂房分层开挖程序进行了详细的总结梳理,对断面尺寸、围岩稳定因素、地应力水平等影响边墙保护层厚度的因素进行了分析,以便更好地研究边墙预留保护层开挖程序的优化。以白鹤滩水电站地下厂房爆破开挖为背景,对不同预留保护层厚度的开挖方案进行数值计算,研究不同开挖方案对围岩变形、损伤及动力响应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预留保护层厚度的增加,围岩损伤范围、围岩振动响应及位移等均呈现先减小后增大的趋势,存在一个与地应力水平相适应的合理保护层厚度。对于白鹤滩水电站地下厂房,其开挖时合理的边墙保护层厚度取值为2~4m。考虑到地应力水平对围岩的爆破效果影响,利用动力有限元程序LS-DYNA对不同初始地应力水平下的厂房开挖进行数值模拟。结果表明,不同的初始地应力条件下,随着预留保护层厚度的增加,围岩的损伤、变形等特征均呈现先减小后增大的趋势。基于围岩扰动程度,不同地应力水平下均存在一个优选的保护层厚度取值;在一定的地应力范围内,随着初始地应力的增加,优选保护层厚度也逐渐增大;地应力在10MPa左右时优选保护层厚度为2m,当地应力增大至约50MPa时可预留4~6m左右的保护层。最后,结合典型实际工程实例的对比分析,在考虑厂房尺寸、地应力水平、岩体质量等的影响情况下,给出了不同条件下保护层厚度的选取建议值,能够为地下厂房施工时边墙保护层厚度的选取提供一定的参考。
其他文献
过渡金属二硫族化合物(transition metal dichalcogenides,TMDs)是由过渡金属元素M和硫族元素X组成的化合物,用MX2表示。大部分TMDs具有类似于石墨的层状结构,单层的TMDs由一层M和两层X构成,其中M处于两层X原子中间,面内以较强的共价键相连,层间则以范德华力作用相连接。这种层状结构使得其易被剥离而获得少层或单层材料。二维TMDs因其独特的电子结构和优异性质,
目的:近年研究提示miRNA在肿瘤的发生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miRNA的表达水平对于肿瘤的诊断有着潜在的重大意义。本研究通过检测miR-106b在喉癌患者癌组织与血浆中的表达水平,并分析其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探讨miR-106b的表达水平对于喉癌早期诊断的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12月至2018年12月于武汉大学中南医院耳鼻喉科住院治疗的50例喉癌患者作为实验组,同时期于我院行健康体检的
随着电动汽车,能源存储以及3C类电子产品越来越大规模的应用,人们对电池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锂离子电池因为具有能量密度高,可安全快速充放电,使用寿命长等优点而受到人们越来越多的青睐。自1991年正式开发使用锂离子电池以来,真正商业化应用的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仅仅只有几种,而现在人们对锂离子电池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传统的正极材料已经越来越难以满足人们的需求。富锂锰基材料因具有容量高和能量密度高等优异的性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水环境污染问题是制约城市生态文明建设的主要原因之一。近年来,水环境治理工程建设速度较快,水环境治理工程得到了国家的大力支持,水环境的恢复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但城市水环境治理工程中管网、河道堤防、箱涵的改造、重建和新建工程需要占用道路资源进行施工,大范围的占道施工给原本就供需矛盾的城市交通带来严重的负面影响,影响居民正常出行与施工进度。因此,本文开展了水环境治理工程大范围占道施工
在水利工程施工过程中,道路运输系统是一个与工程项目施工过程相联系的物料配置系统。为了深入研究其特征,需要采用交通仿真手段对施工场内机械设备运输的调配情况进行模拟,检验场内施工交通布置可行性及施工组织设计的合理性。与传统仿真不同,对于交通流因素的不确定性,微观交通仿真技术能够做到深入模拟,实现交通运输场景的再现,在研究中得到广泛应用。VISSIM作为微观交通领域仿真分析的一种手段,运用计算机技术,能
土壤盐碱化是影响灌区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利用盐荒地蒸发能力的干排水控盐技术是近年来提出的盐碱化防治新方法,在盐荒地上种植盐生植物是提升盐荒地的干排能力、延长干排盐系统运行年限的重要措施。本文以内蒙古河套灌区为背景,研究了柽柳、沙枣、碱蓬、芦苇四种盐生植物的耐盐性、耗水能力及其对土壤水盐运动的调节作用等,初步建立了适合干排系统的盐生植被构建思路方法,为干排水(盐)工程的设计提供了技术参考。主要结论
道路网是地图中最基本的要素之一,是地理空间数据库的主要组成部分。同时,道路网也是城市空间定位的重要参考,为基于位置服务、社交网络服务、智能导航、自动驾驶等新兴产业提供了必不可少的空间数据支撑。随着城市本身的不断发展扩张和空间数据获取技术的快速发展,道路网数据急剧增加。对道路网进行模式识别可以从大量数据中直观快速地把握城市结构,并能够挖掘道路数据中隐含的规律和知识,对制图综合及空间数据多尺度表达等应
pH酸度计采用电位测定法测定溶液中的pH值,而pH值是指氢离子浓度以10为底的对数的负数,如果有过量的氢离子则pH值小于7溶液呈酸性;反之,氢氧根离子过量,则溶液呈碱性。在现行的掺碱检测方法的基础上结合PH酸度计的工作原理,通过人为向牛奶中添加碱性物质的方式来探索pH值与掺碱性物质量的关系。确立二者之间的关系,对于已知的pH值可以推算出碱性物质的含量,对于有效检测原料乳酸败情况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传统的抗震结构依据三水准抗震设防要求进行设计,但没有对于控制损伤的明确要求。在强烈的地震作用下,结构可能会发生严重的破坏且产生较大的残余位移,因而难以恢复正常的使用而不得不拆除。基于此,自复位结构因其在震后几乎不产生残余位移,无需修复或经过少量修复便可以恢复使用的特性而在地震工程领域引起了广泛关注。框架—自复位墙结构是由自复位墙结构和框架结构组合而成的一种新型结构形式,目前对其动力性能的研究较少。
大型泵站肘形进水流道混凝土属于大体积混凝土,且结构复杂,容易在施工期产生温度裂缝。进水流道是泵站的关键过水部位,一旦出现裂缝不仅处理成本较高,还会影响泵站的安全运行。由此可见,对于泵站进水流道混凝土,进行温控研究从而得到温控防裂方案具有非常重要的工程意义。但是,由于其结构的复杂性,很难直接应用已有的大体积混凝土温控防裂研究成果,因此有必要进行针对性的温控防裂研究。本文以实际工程为依托,基于ANS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