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IFN-γ在毕赤酵母中的分泌表达与功能验证

来源 :华南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cf33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猪伽马干扰素(porcine Interferon Gamma,pIFN-γ)属于Ⅱ型干扰素中的唯一成员,主要是由活化的T细胞和NK细胞产生的一种具有广谱抗病毒活性和免疫调节功能的细胞因子。研究和构建能高效表达具有高活性、易纯化的pIFN-γ基因工程菌,开发pIFN-γ相关药物,对于改善当前我国生猪养殖中存在的抗生素滥用、补充有效抗病毒抗肿瘤药物和提高猪肉品质具有重大意义。本研究以NCBI上公布的pIFN-γ的mRNA序列NM213948为表达基因,以甲醇营养型毕赤酵母X33为表达宿主,并对pIFN-γ基因序列进行优化,先后两次构建了pIFN-γ毕赤酵母分泌表达载体pPICZαA-pIFN-γ、pPICZαA-pIFN-γ-his tag和pIFN-γC末端突变体毕赤酵母分泌表达载体pPICZαA-pIFN-γˊ、pPICZαA-pIFN-γˊ-his tag,通过SDS-PAGE和Western-blot来分析pIFN-γ的表达情况。结果,第一次表达中得到的pIFN-γ-his tag蛋白无法经Western-blot检测与Ni亲和层析柱纯化;而第二次表达中得到的pIFN-γ肽链C末端突变体pIFN-γ′-his tag,成功通过了Western-bolt检测和Ni亲和层析柱纯化;将先后两次构建表达得到的4种蛋白,同时进行SDS-PAGE,发现四种蛋白的分子量大小关系为:pIFN-γˊ-his tag﹥pIFN-γˊ﹥pIFN-γ-his tag≈pIFN-γ。由此推测,第一次构建的pIFN-γ分泌表达载体未能分泌表达得到具有完整C端的pIFN-γ,而第二次构建的pIFN-γ突变体分泌表达载体成功分泌表达得到具有完整C端的pIFN-γ′。将本研究表达得到的pIFN-γ、pIFN-γ-his tag及其肽链C末端突变体pIFN-γˊ、pIFN-γˊ-his tag纯化后,分别与仔猪空肠上皮细胞IPEC-J2共培养,通过RT-qPCR分析受IFN-γ调控的下游基因Mx1和OAS1、以及不受IFN-γ调控的基因PKR的表达情况,比较四种蛋白对IPEC-J2细胞的刺激活性差异。结果表明,四种蛋白均能极显著的提高Mx1和OAS1的表达水平,均不能显著提高PKR的表达水平;突变后的蛋白比没突变的蛋白对Mx1和OAS1的表达水平上调幅度更大,差异极显著。由此说明,经过突变表达载体表达的pIFN-γ′比突变前具有更强的细胞刺激活性。经测定,本研究筛选得到的pIFN-γ′-his tag毕赤酵母高产菌株目的蛋白产量达到了536.4 mg/L,取得了令人满意的表达水平。综上所述,在毕赤酵母中实现pIFN-γ的分泌表达,对pIFN-γ进行C末端肽链突变改造,可以得到具有完整C端的蛋白,并可以极显著提高对仔猪空肠上皮细胞IPEC-J2的刺激活性,是十分必要的。本研究为高效、高产pIFN-γ在毕赤酵母中的分泌表达及其在生猪养殖疫病防治中的运用奠定了基础。
其他文献
doi:10.3969/j.issn.1007-614x.2012.06.136  正畸治疗的一大部分内容就是在上下颌骨的大小和位置关系范围内为患者的牙齿和牙列寻找间隙,以便利用这个间隙将患者的牙齿和牙列重新排列达到消除或减轻错颌畸形的目的。在临床治疗中医师实际是在现有的技术和条件下尽可能为其创造可用的间隙,然后使用可以获得的间隙或来矫正错颌。因此,在确定矫治计划前,需要进行单颌牙弓间隙分析和上
目的:运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和鉴别诊断原发性肝癌及门静脉癌栓形成。方法:应用彩超多切面探查肝脏形态、大小及内部回声,确定肝脏肿瘤的位置、大小、形态、边界、肿瘤内及其
目的探究采用盐酸左西替利嗪片联合白芍总苷胶囊治疗皮炎湿疹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4月至2016年5月在我科室治疗的88例皮炎湿疹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均分为观察组
以研究灰色关联度模型的新性质、丰富灰色关联分析理论体系为目的,在对几类常用灰色关联度模型理论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关联度仿射性和仿射变换保序性的定义,从逻辑推理角度
为了处理序列曲线间的负相关等问题,并使关联满足一定的性质,基于灰色关联分析的基本思想,本文利用数列曲线的平均相对变化态势构建了一种新的灰色绝对关联度模型,并探讨了模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IM)是一种单核-巨噬细胞系统急性增生性传染病,儿童期常见。主要由EB病毒(Epstein-Barr virus)感染引起,特征为不规则发热、咽痛、淋巴结及肝脾肿大,血液中出现大量异形淋巴细胞。IM还可以影响到全身各个系统,诸如消化系统、血液系统、呼吸系统、泌尿系统、神经系统等。对2007年9月~2011年10月26例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作回顾性分析,旨在提高对小儿传染性单核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