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十八大以来,我国加大了反腐败斗争的力度。2019年人民网两会调查结果显示“正风反腐”为当前人们最关心的话题,重拳打虎工作备受国民关注。为了巩固发展反腐败斗争压倒性胜利,党和政府还需进一步紧抓廉政建设不放松,在注重制度建设的同时注重思想层面的建设。共产党员和政府公职人员只有从思想上坚定清廉不动摇才能自觉抵制堕落风气做到“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为了形成有中国特色的廉政思想、丰富当代的廉政文化建设,有必要从传统廉政文化中汲取营养,吸收借鉴其精华成分。这对当前的反腐倡廉工作和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都有一定的意义。在中国古代,“廉”指人对待财利的一种态度,这种不取不义之财不贪不义之利的态度一直被定义为一种高尚的品德,把这种品德带入政治生活之后就产生了廉洁从政的要求。廉洁从政的观念对于统治者巩固统治有着重要的作用,在先秦诸子里,晏婴第一个把“廉”和政治行为联系起来,首次提出了“廉政”一词。根据《晏子春秋》的相关记载,晏婴一直是身体力行实行廉政的,他真正地把这种近乎理想的政治要求贯彻落实到了生活中。他在生活中坚持勤俭不慕荣华,在朝堂中上谏君王下劝臣子提出了很多的廉政思想,他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他的思想值得我们探究。本论文试图从《晏子春秋》的记载入手,对其中有关廉政的内容进行梳理,并最终落脚到当今社会廉政建设的实际问题,为当代廉政教育工作提出建议。本文共分为三章,第一章分析了晏婴廉政思想形成的背景,分别从家世背景、时代背景以及思想基础三方面着手。第二章从四个方面详细阐述了晏婴廉政思想的主要内容,其中重点论述了他的廉俭思想。第三章是根据第二章的内容结合当代廉政建设的实际情况对当今的廉政教育提出了五点实质性的建议。廉政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思想政治教育作为党和政府一切工作的“生命线”,是中国革命和建设不断取得胜利的根本保证,是中国共产党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的传家宝。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面对当前的腐败现状,加强廉政教育的工作对人们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防线具有重大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