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信计算技术研究与仿真

来源 :北京工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fzx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信息安全领域对内网安全日益重视,在主板上引入可信平台模块作为可信根的可信计算技术成为目前解决终端安全的研究热点。本文主要围绕可信计算技术展开研究,针对目前大部分电子政务中正在应用的计算机不可能近期全部更换嵌入可信平台模块TPM的这一现实,提出了一种在USBKey上实现TPM功能的外挂TPM远景研究目标。 为了实现这一外挂式TPM,一要对BIOS进行分析改造,二要弄清TPM的实现细节,为此本文对可信计算基本理论进行了研究,研究了可信平台模块的主要构成和功能,分析了可信计算技术的主要安全机制。 在对可信计算基本理论详细研究的基础上,本文对可信度量根BIOS的安全问题进行了研究与分析,可信度量根BIOS的安全问题一直被忽略,BIOS安全研究属于信息安全研究的新领域,在这方面目前尚未出现成熟的理论和产品,本文在对BIOS详细分析的基础上,设计实现了BIOS安全检查系统,该系统实现了BIOS安全隐患检查和安全修补功能,确保可信度量根的安全可靠,本文还针对最新推出的64位EFI BIOS的安全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EFI BIOS安全增强方案,提高了可信度量根的安全性。 为了在USBKey中实现TPM功能的远景目标,必须搞清楚TPM的实现细节,为此,本文研究了IBM的开源软件TPM emulator 0.5仿真包的结构和功能,对仿真包进行了修改完善,并编译调试通过,对TPM命令进行了测试和试验。本文还特别针对TPM_emulator 0.5仿真包的可信平台认证部分实现进行了详细分析,描述了可信平台认证相关的主要函数的数据结构和实现流程,通过对这些仿真程序进行适当修改就可以移植到USBKey中实现TPM认证功能。 本文通过对BIOS的研究与分析,实现了BIOS安全检查系统,提高了可信度量根BIOS的安全性,掌握了可信度量根BIOS的修改方法;通过对IBM的开源软件TPM_emulator 0.5仿真包分析与调试,弄清了TPM的实现细节。课题的研究基本达到了预期的可信计算关键技术研究与仿真的目标。
其他文献
随着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船舶机舱自动化技术也在迅速发展。传统基于局域网的,C/S结构的机舱自动化系统已显得有些不太适应发展的需求,船岸一体的,可供远程访问的机舱自
需求分析是企业信息化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需求分析的核心问题是如何正确地将业务需求转化为系统要求,分析模式是解决该问题的一种非常重要的手段。论文提出了面向管理支撑系统(MSS)的一种系统需求分析模式(a pattern of system requirements analysis inMSS,简称PSRAM),并将其应用到电信企业的ERP系统规划中。论文首先阐述了PSRAM的研究背景和理论依据,并
随着计算机以及通信技术的发展,图像处理被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伴随着大规模图像数据库的产生,传统的信息管理方式已经不能满足实际的需求。为了便于图像的检索和识别,基于内容
一方面,传统的操作系统花费大量的CPU时间来执行任务、进行任务管理、进程间通信以及其它相关的操作。另一方面,任何在实时操作系统上运行的软件应用程序都会导致代码量的增
发布/订阅(Publish/Subscribe)通信泛型由于具有时空松耦合的特点,适用于大规模分布式计算环境,近年来得到了广泛的关注。时空松耦合包含时间和空间的松耦合。其中,空间的松耦
本文采用一种新型分布式防火墙的策略管理方案,即分散生成策略。这种策略管理方案解决了策略控制中心的单点失效问题,但是带来的问题是如何检测这种情况下的策略异常。本文针对
网格是随着计算机技术与互联网技术的进一步发展,所提出的一种新型的网络计算平台,整合了广域网中分布的、动态的、异构的资源,实现充分的资源共享和计算协同。网格计算技术
近年来,我国的铁路事业得到了飞速发展,高速铁路的出现更是极大的压缩了时间和空间,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高速铁路在方便人们出行的同时,其可靠性也是人们关注的焦点。然而
差分演化算法,自1995年被提出以来,受到了相关领域中专家学者们的重视和青睐,并且已经在多峰函数优化、数据过滤、神经网络学习、多目标优化等十九个大方向上得到了较好的仿真结
随着互联网的迅速普及,网络技术已经渗透到人们的工作、生活、娱乐等各个角落。IP组播技术以其高效的网络带宽利用率日益赢得人们的青睐。组管理协议IGMPv3是IP组播体系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