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营销理念在中国大学本科毕业生就业市场的应用——基于广东外语外贸大学的分析

来源 :中山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ENTAL20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需求的增长,非营利组织营销已经成为营销学理论中一个重要的、正统的学术研究领域。大学由于其特定的组织使命,从其资金来源和职能的公益性来分析,是典型的非营利组织。在产品、价值、交换等环节,以非营利组织营销的原理进行分析,大学具有营销组织主体构成要素和相关营销特征,其毕业生就业就是“人才产品”营销过程。交换是市场营销的核心概念,教育资源的投入要产生效应,必须重视毕业生就业这一“人才产品”交换环节的有效实现。尽管这里的“交换”没有定价,但仍然是大学与社会的交换,仍然需要落脚于产品的成功交换。 随着高等教育毛入学率的逐年攀升,大学本科毕业生就业率连年下滑,在就业渠道日益多元化的今天,就业压力仍然日增。在这样的教育背景和市场环境下,大学要在就业市场面对挑战而应付自如,必须具备对日新月异的人才市场的战略眼光和市场导向的服务意识,必须借鉴商业领域的成功经验,必须关注全面质量管理、顾客满意度管理以及组织的重构和再造,而战略性市场营销思维正是所有这些的基础。 本文研究的目的在于,探讨我国大学在知识经济时代,在市场经济环境中,面对高等教育竞争国际化趋势,如何确立大学营销理念,并将大学营销理念应用于大学本科毕业生就业市场,更好地满足社会和市场的需求,做好大学本科毕业生就业的服务管理工作。 本文在非营利组织营销理论文献梳理的基础上,分析了国外大学营销的做法和经验,以国内大学本科毕业生就业市场为切入点和落脚点,通过原创的调研案例(广东外语外贸大学)作为立论的主要支撑,运用问卷调查、深度访谈和文本分析的方法,结合我国市场环境和教育环境的特点,试图将起源于营利组织(企业)的非营利组织营销理论导入大学,构建大学营销管理模式框架,提出了大学营销理念应用于大学本科毕业生就业市场的战略模式,探讨大学做好本科毕业生就业工作的战略营销定位和营销策略组合,旨在培育大学的竞争优势,实现大学的品牌价值,推动大学本科毕业生就业工作。
其他文献
零售业是一个将产品直接销售给居民的行业,是一个被大家所熟知的行业,这个行业在国民经济中具有很重要的地位。本文试图研究在目前的经济环境中,在新兴电商企业快速发展的今天,传统的上市零售企业的运营效率的情况,以及探究影响其经营效率的因素。在分析了我国零售行业发展现状的基础上,本文基于30家上市零售企业2010—2015年的相关企业数据,通过构建DEA模型的方法,先测算了 30家企业在6年中的综合效率值。
企业战略是企业在竞争激烈且多变的市场环境中,在对自身所处的外部环境和内部资源进行详细分析的基础上,做出的关于长期企业发展方向和经营范围的全局性的谋划或方案。正确的战
最近,一位名叫“盲探-小龙蛋”的网友,在短视频平台上分享了自己坐电梯时遇到的不便,意外地在互联网上掀起了不小的波澜。  从视频来看,这部电梯既没有语音播报也没有盲文标识,导致他完全不知道自己去到了哪一层。于是他苦笑着说“哎呀,太难了”,并表示“希望以后公共场所的电梯能够更加人性化一些”。  这本是残障人士出行困难的日常一角,“盲探-小龙蛋”的表达也相当温和,但评论区的网友们却有不同的声音。  有人
期刊
20世纪90年代以来,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集团化趋势日益显著,跨国资本、劳动、技术和知识资源等生产要素的流动日渐活跃,世界各国经济的互补性、联动性和相关度进一步提升,相互之
资源限制项目排序问题是项目管理的核心内容。现有的解析法和启发式算法在解决该类问题时存在明显缺陷,如计算量大、难以达到最优、缺少普适性等。为了设计出能克服上述缺陷
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水平的提高和企业学习能力增强,公司通过产品、价格和促销策略来获取竞争优势已变得越来越困难,营销渠道成为企业获取持续竞争力的一个重要因素,营销渠道的管
本文以产险公司应如何建设经纪业务渠道为研究主题,运用产险营销渠道理论、中间层组织与厂商理论、战略联盟理论、竞争优势与价值链相关理论进行分析,总结出产险公司建设经纪业
“中国制造2025”的提出,给发展陷入瓶颈的中国民营制造业企业带来了希望,如何走出廉价劳动力优势变劣势的阴影,通过转型寻求企业新的发展优势,成为我国民营制造业企业转型升级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