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党和人民军队历来重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更是有针对性的提出了“发挥政治工作对强军兴军的生命线作用”的“新古田会议精神”以及“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的新时期高校思政会议精神。依托国民教育体系在地方高校培养部队军官的国防生制度决定了国防生学生和军人的双重身份,而这一特殊身份更要求对这个群体的思想政治教育不仅要大力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还要将“新古田会议精神”以及“新时期高校会议精神”一以贯之,更重要的是要让国防生树立担当改革强军重任的使命观、责任观、政治观、大局观。近20年来的国防生培养工作中,针对培养国防生的家国意识、责任意识、服从意识和报效意识方面取得了比较显著的成果,但相比于完全军事化管理,入学即入伍的军校生长干部学员,国防生群体在学习意识,吃苦意识,现身意识和使命意识层面收到地方高校培养条件的制约仍需进一步培养和加强。笔者以国防生专职辅导员的身份,结合自身经历,运用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的理论知识,结合自己的工作实践,从“主体、客体、介体、环体”四个方面分析了上述问题出现的原因。提出通过遵循“政治性、实际性、针对性、以人为本、激励性、示范性”六个教育原则,依托“优良传统教育,全面发展价值观教育、任职需求教育”三大层面的九个具体内容,运用常规和特殊两种教育层面的10种具体方法完成对国防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思考和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