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国内外艾滋病防治实践证明:督导与评估工作已经成为艾滋病防治领域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是保证《“十二五”行动计划》各项目标措施得以实现的重要手段。因此,加强艾滋病防治督导与评估系统能力建设,已成为艾滋病防治工作者的共识!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制定的《有效的艾滋病督导与评估体系组织框架》中指出,一个国家有效的艾滋病防治督导与评估系统应包括12大要素。那么我国艾滋病防治督导与评估系统能力建设情况如何?如何客观和科学的评价我国艾滋病防治督导与评估系统能力已成为艾滋病防治督导与评估系统能力建设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目的:研制我国省、市、县三级艾滋病防治督导与评估体系能力诊断工具和系统评价模型,并利用该诊断工具和评价模型在样本省开展试评价,挖掘我国艾滋病防治督导与评估系统能力建设中的不足,为提高艾滋病防治督导与评估系统能力提供循证依据。方法:本研究在文献复习和专家咨询的基础上研制我国省、市、县三级艾滋病防治督导与评估体系能力诊断工具和评价模型,然后利用现场试验研究和实证研究对诊断工具和评价模型进行完善,并运用该诊断工具和模型对样本省进行试评价。资料使用Microsoft excel2003进行录入和定量分析。结果与分析:1.诊断工具及其评价模型的研制(1)评价模型:评价主体应该由艾滋病防治委员会或协调机构(如艾办)来组织,CDC等专业防治机构提供相应的督导与评估技术支持,其他成员单位或社会组织亦可以提供相应的支持和配合工作;评价对象为省、市、县三级的艾办、成员单位、CDC及参与艾滋病防治工作的社会组织;评价工作步骤:①成立评价领导小组,收集的相关文件或资料;②以座谈会的形式分组进行评价;③评价结果分析与利用。(2)诊断工具:内容主要包括描述艾滋病防治督导与评估系统的12大要素,即具有艾滋病防治督导与评估职能的组织结构、督导与评估人员能力、与相关机构的合作、督导与评估框架、督导与评估年度工作计划、支持性环境、常规督导、调查和监测、艾滋病防治数据库、现场技术指导与数据核查、艾滋病评估和应用性研究、数据的发布和利用。每个要素下面都有若干问题,问题的回答形式有五分制、三分制和数值型。诊断工具分三个层次,分别用于评价省、市和县三个级别的艾滋病防治督导评估系统的能力,每个层次诊断工具所包含的要素及其对应的测量问题有所不同。2.利用诊断工具和评价模型对样本省进行试评价本研究利用研制开发的诊断工具和系统评价模型,以各级艾办、CDC、成员单位和社会组织为评价对象,针对艾滋病防治督导与评估系统的12个要素,对选择的两个样本省和所辖的两个市和两个县的艾滋病防治督导与评估系统能力进行了试评价,找出了三个层级督导与评估系统能力建设存在的问题和原因所在,以及需要改进和完善的内容和环节。3.我国艾滋病防治督导与评估系统能力建设总体评价通过对样本省的试评价结果的整理分析,归纳出我国艾滋病防治督导与评估系统能力建设在12个方面的进展、存在的问题和下一步需要采取的步骤,为能力建设的策略研究提供科学依据。4.试评价过程中的关键问题及分析(1)艾滋病防治督导与评估体系能力评价工作涉及多个部门,为保证评价工作能持续、有效的开展,需要各级艾办负责组织领导和协调评价工作;需要各级CDC和专门的评价机构提供必要的技术支持;需要专门的评价经费,以保证督导与评估评价评价工作的顺利开展。(2)为了保障评价工作的质量,需要注意一下几个方面:评价主体要对评价工作的目的和评价指标的理解达成一致;评价时,评价对象的主观描述要与客观文件资料相结合;评价报告要真实可靠,能反映督导与评估系统能力建设中的问题等。结论:(1)本研究研制开发的艾滋病防治督导与评估系统能力诊断工具具有良好的科学性和可行性,它在评价言语、评价指标上更适用于我国国情。该研究将为我国规范化、系统化评价艾滋病防治督导与评估能力提供必要的方法和工具,对有针对性的加强艾滋病防治督导与评估系统建设提供依据。(2)试评价研究结果显示,我国艾滋病防治督导与评估系统能力虽建设取得了较大的发展,但同时也存在这某些不足之处,一下步需要建立督导与评估的组织机构、提高人员的数据分析能力、制定年度工作计划等,以进一步提高督导与评估系统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