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多风场接入电网的相关问题研究

来源 :东南大学 | 被引量 : 5次 | 上传用户:cardi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几年来,为了缓解全球能源短缺及环境污染危机,可再生能源的应用得到了迅速开展及推广。风能由于其分布广泛等等优势成为人类日常生活中最常见的一种可再生能源。然而,风电具有随机性、间歇性和不可控性等特点,随着风电单机容量地不断增大、风电场并网规模地不断扩大,区域多风场接入电网的相关问题研究就变得迫切需要了。因此,本文分析了国内外风电的研究现状,采用江苏盐城、南通地区多个风电场的实测运行数据,分析了江苏现有风电场的运行特性;基于M-Copula理论建立区域多个风电场间出力相关关系模型;对考虑相关性的区域多风电场短期功率进行了预测:评估了计及相关性的区域多风电场入网后系统的可靠性;最后,引出了提高风电消纳能力的思考。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如下:(1)江苏现有风电场运行特性分析。基于江苏盐城、南通地区多个风电场的实测运行数据,分析了单一风电场的运行特性、单一风电场多年间风电出力特性、同一区域多个风电场间风电出力运行特性。结果表明:同一区域多个风电场间风电输出功率在长时间尺度下相关性显著,而在短时间尺度下互补性显著。(2)基于M-Copula理论的风电场出力相关性研究。本文采用由Gumbel、Frank和Clayton三个Copula函数的线性组合成的M-Copula函数来反映两个风电场间出力的相关关系。通过单一Copula函数及M-Copula函数的对比研究分析,结果表明:M-Copula函数拟合效果更好。(3)计及相关性的区域多风电场短期功率预测研究。以江苏盐城地区国华、大丰风电场为例,将直接功率预测法和预测风速后预测功率法两种方法相组合,基于M-copula函数构建多个风电场间出力的相依模型,进行考虑相关性的区域多风场的功率预测研究。实验结果表明:采用组合预测方法的预测精度更高,考虑多风电场间的相关性后多风电场功率预测值更接近实际值。(4)计及相关性的含风电场的发输电系统可靠性评估。本文选用经典的IEEE-RTS 79发输电可靠性测试系统来评估风电并网后电力系统的可靠性。实验结果显示:风电并网后,新系统的可靠性有所提高:风电场间相关性对系统的可靠性有影响。在可靠性分析的基础上,简单探讨如何实现风电最大消纳。根据历史数据分析了风电的反调峰能力;分析了限制我国风电最大消纳的因素;给出了提高我国风电消纳能力的举措。
其他文献
为深刻理解浮筏隔振系统的动力学特性对隔振性能的影响,本文分别进行了线性和非线性条件下浮筏系统的动力学特性研究。在简化条件下,进行了线性系统的理论建模、多体动力学和
随着电力工业的飞速发展,国内外电力系统日益向大机组、大电网、超高压和远距离输电方向发展,这在很大程度上使电网的稳定问题变得更加复杂。近年来随着计算机应用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发展,电力系统调度自动化逐步完善起来,电网安全稳定控制系统成为确保电网安全稳定不可缺少的管理和控制系统,而数据库作为整个系统的核心,能快速地处理系统的实时数据,及时地备份系统的历史数据,重要性可想而知。数据库技术的良好运用不但能够为
随着军队现代化建设水平的不断提高,电站成为各武器系统的重要配套装备。燃料系统的工作状况直接关系柴油机乃至整个电站的运行情况,然而,由于部队火炮电站燃料系统故障率高,严重影响电站的有效使用率。针对这一问题,本文提出结合现代先进传感器技术和成熟的单片机技术,研制一种以80C196单片机为核心,集非电量测量、信号处理和接口技术于一体的检测仪器。可对火炮电站柴油机燃料系统的喷油压力、喷油间隔角、喷油及供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