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重复性经颅磁刺激(rTMS)是上个世纪80年代引入神经科学领域的一种连续皮质刺激手段,其基本原理是电磁感应定律,研究表明它对抑郁、帕金森病(PD)等多种神经系统疾病均有一定疗效,但其确切的治疗机制仍不明。目前的研究表明成体哺乳动物包括成人中枢神经系统(CNS)内存在一定数量的神经干细胞(NSC),主要分布于侧脑室的室管膜下层(SVZ)及海马齿状回颗粒细胞下层(SGZ),这些干细胞通常处于静止期,但在某些生理、病理以及外部刺激下可发生增殖。星形胶质细胞和小胶质细胞是中枢神经系统重要免疫活性细胞,在CNS损伤时活化,增殖并发生形态学改变,其特异性的标志物分别为:胶质原纤维酸性蛋白(GFAP)和Ⅲ型补体受体(OX-42);最近的研究表明,胶质细胞对神经干细胞增殖、分化有一定影响。已有的研究提示rTMS可能通过激活成体神经干细胞(ANSC)发挥治疗作用。 目的:观察rTMS对成年大鼠海马齿状回神经干细胞、星形胶质细胞、小胶质细胞增殖活化的影响,以及同样频率、强度的rTMS对原代培养的大鼠海马神经元形态、MTT代谢率及抗氧化能力的影响。 方法:1、每日1次予成年SD大鼠1 Hz、100 mT的rTMS 10min,并予新生细胞标记物5-溴脱氧尿嘧啶核苷酸(BrdU)腹腔注射(50 mg/kg/d),同时观察大鼠行为,14 d后采用免疫组化AB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