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高血压因其高患病率以及伴随而来的心血管疾病、肾脏疾病风险而成为世界范围内主要的公共卫生挑战。在中国,心血管疾病是导致死亡的首要原因,而高血压是其最重要的可改变危险因素。随着经济的发展、城市化进程和人口老龄化,中国高血压和心血管疾病的负担逐渐加重。而目前认为高血压患病率、知晓率、治疗率和控制率是高血压防治的重要参数,因此对高血压的预防和控制起到决定性作用。目的:通过对辽宁西部农村地区的调查,评估该地区高血压患病率、知晓率、治疗率和控制率情况,为指导该地区高血压管理提供相关策略。方法:通过分层整群抽样原则于2017年9月至2018年5月在辽西农村地区获得6097例年龄≥40岁常住居民的代表性样本,采集调查对象的性别、年龄、家庭年均总收入、教育程度、婚姻状况等基本信息,饮酒、运动习惯、饮食习惯等生活方式信息,高血压、糖尿病、血脂异常、脑卒中等患病情况与高血压家族史信息,身高、体重等体格检查及血压水平,抽取静脉血进行血常规及血生化实验室检查。评估高血压患病率、知晓率、治疗率和控制率,通过逐步逻辑回归分析确定高血压患病、知晓、治疗和控制的相关影响因素。结果:1辽西农村地区高血压患病率、知晓率、治疗率和控制率本次调查共纳入6097例调查对象,男性2414例(39.6%),女性3683例(60.4%),平均年龄59.15±10.33岁(男性60.40±10.20岁,女性58.33±10.33岁)。目前辽宁西部农村地区40岁及以上人群高血压患病率58%(标化率52.2%),男性患病粗率59.2%(标化率53.8%),女性患病粗率57.2%(标化率52%)。1级高血压30%,2级高血压17.5%,3级高血压8.1%。高血压前期患病率28.4%。随年龄增长高血压患病率显著增加,男性和女性高血压患病率均随年龄增长而升高(P<0.001)。高血压知晓率48.3%(男性41.8%,女性52.8%;P<0.001)、治疗率34.5%(男性27.5%,女性39.2%;P<0.001)和控制率4.3%(男性3.2%,女性5%;P=0.007)。女性高血压知晓、治疗和控制均优于男性,而服用降压药物的男性和女性控制率相似(男性11.5%,女性12.8%;P=0.517)。在40-79岁之间,随年龄增长,知晓率、治疗率逐步升高(P<0.001)。高血压控制率在40-59岁之间随年龄增长逐步升高,而≥60岁后控制率下降(P=0.019)。2辽西农村地区高血压患病、知晓、治疗和控制的相关影响因素高血压患病的相关影响因素是年龄、性别、BMI、教育程度、饮酒、糖尿病、血脂异常、脑卒中和高血压家族史;高血压知晓的影响因素是年龄、性别、BMI、饮酒、饮食习惯、糖尿病、脑卒中和高血压家族史;与高血压治疗有关因素是年龄、性别、BMI、婚姻状况、饮酒、饮食习惯、糖尿病、血脂异常、脑卒中和高血压家族史;而高血压控制的影响因素是性别、糖尿病、脑卒中和高血压家族史(P<0.05)。结论:辽西农村地区中老年人群高血压患病率明显高于全国水平,且高血压知晓率、治疗率和控制率水平仍需进一步提高。通过相关风险因素分析可提高本地区高血压防治措施,为尽早建立完善的高血压疾病管理工作提供科学依据。高血压的预防和控制应成为公共卫生工作的重点,当地政府与基层医疗保健服务者应结合地方高血压特色加强对农村居民高血压的宣传教育,尤其对男性及老年人应采取更积极地防治措施,有效防治农村居民高血压,降低高血压患病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