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产证券化中风险隔离的法律机制研究

来源 :南京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aonidaye_bibib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资产证券化经过30多年的发展吸引了无数人的关注,其卓越的融资功能越来越受到重视。作为重要金融创新工具的资产证券化,其成功的关键是风险隔离机制。证券化能否实现预期效果,关键在于该机制能否成功建立与运行。简单来讲,风险隔离机制就是研究资产证券化中风险的隔离问题。资产证券化由一整套逻辑结构严密的步骤来完成,它的法律本质是债权逐步摆脱身份色彩实现独立财产化,并将具有流通性的证券和作为信用主要手段的物的担保相结合。在资产证券化中的风险主要是破产风险,表现为三种形式:特殊目的机构(SPV)破产对证券化的风险、资产转移时发起人破产对证券化的风险,以及资产转移后发起人破产对证券化的风险。特殊目的机构(SPV)破产对资产证券化意味着运作载体灭失,证券化失败。在资产证券化中特殊目的机构(SPV)的法律组织形式有公司制,信托制以及合伙制。特殊目的机构(SPV)有两种破产可能:SPV自己提出破产请求和债权人请求强制破产,应当通过适当选择SPV组织形式,限定特殊目的机构经营范围,限制特殊目的机构自愿破产,限制特殊目的机构债务和担保来隔离特殊目的机构(SPV)破产风险。资产转移时若不能达到法律要求,发起人破产时证券化资产就会被认定依然属于发起人名下而被破产清算,证券化将失败。因此资产转移时应按照法律规定的方式,并避免被重新定性或被撤销,尽量实现法律上的“真实销售”以防止被重新定性,以及采取相应措施防止撤销资产的转移。资产转移完成后,发起人的破产仍可能会危及证券化的进行。主要是特殊目的机构(SPV)可能被实质合并以及管理人终止待履行的合同,此时应当阻断发起人破产可能导致的特殊目的机构(SPV)被“实质合并”,并设计待履行合同被终止后的救济机制,保证按时支付投资者收益。我国现行法律对风险隔离的规定尚不完善。按照现行立法,在特殊目的机构(SPV)破产风险隔离中,信托制组织形式较能满足风险隔离,公司制SPV则稍显窘迫,需要法律给于宽限。对于资产转移时发起人破产风险的隔离,“真实销售”、重新定性等问题法律规定欠缺,只有可撤销交易尚可操作。最后,在资产转移后发起人破产风险的隔离方面,公司法的修改加大了“实质合并”的危险应当注意防范,另外应当规定备用服务人等来防止管理人终止待履行合同。
其他文献
汶川特大地震后地质灾害调排查表明,不同的地形地貌、地质结构、地层岩性对震后堆积体的变形破坏模式差距较大。根据现场调查成果,结合室内分析,总结归纳出汶川地震区四种典型的
本文在中医理论及现代时间医学的指导下 ,对实验性大鼠血清α-淀粉酶活性的昼夜节律进行了观察 ,并针刺足三里穴作对比研究。结果表明 :实验性大鼠血清α-淀粉酶有典型的昼夜
针对产业结构不合理,经济增长质量不高导致能源短缺,环境污染,人力资本资源匮乏,自主创新能力低下等问题,在探讨我国农村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过程中存在主要问题的基础上,着重从
实验室建设项目管理是一个系统工程,本文分析了实验室建设项目管理上的一些不足,对项目人员角色进行定位,并着重从项目申报、评审;项目立项经费;设备申购;绩效考评这几个方面
井中三分量磁测的高精度课题,已得到解决。坐标系转换误差为8~20 nT,比现有产品精度高达20~30倍。据此,井中三分量磁测不仅可以发现远离钻井的强磁性铁矿床,也可以用来发现与
如今,一提到3D,大家都会在空间上对其有着直观的认知,虚拟空间的三维展示与现实产品可以一模一样。那么,什么是BIM5D呢?就是在我们所理解的空间的三个维度上再加上进度和成本两个
报纸
<正> 中药胶囊剂是近几年新发展起来的剂型,它除了保持丸、散、冲、片等固体剂型服用方便、便于携带、贮存等优点,还可以掩盖中药苦味,节省辅料,降低含糖量,减少服药量,很受
<正>王刚(1976-),男,武汉理工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环境艺术系教师,设计艺术学博士,中国工艺美术学会书画研究会会员,湖北省工艺美术学会书画研究会会员。长期从事景观设计、室
由微生物特别是病原性微生物所导致的生物安全问题,已经成为高等院校安全问题的重要研究内容。北工大生命学院,结合研究内容和实际工作情况,从生物安全的基本范畴及特点以及
生死的意义和价值问题是古今中外哲学家、文学艺术家讨论的一个热门话题。司马迁《报任安书》中隐含了极其丰富的人生意蕴,它以悲壮淋漓的行文意气,集中体现了司马迁悲壮浓烈